• 省选择
  •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首页>预约预订>活动预订>【活动预告】乡愁·解构与重建摄影联展
【活动预告】乡愁·解构与重建摄影联展
活动时间: Sat May 22 10:00:00 GMT+08:00 2021-Wed Jun 30 00:00:00 GMT+08:00 2021   已结束
活动地点:中国摄影展览馆·资兴分馆(东江湖摄影艺术馆)
咨询电话:0
主办单位:东江湖摄影艺术馆

李樯作品阐述:


那些故乡的风景总是那么有说服力,它无疑一直是我阐明世界的地方。(2002)


家园是祖辈,是父亲母亲,是童年生活过的山村,更是家国情怀。(2010)

乡愁不仅仅是远离故乡的那忧伤心情,亦不是我们今天的某些时尚说辞。乡愁是我们远离故土居安思危乃至对人本和人性的重拾。(2013)

只有站在自己的土地上,才好面对世界。(2015)

"影像人类学"这个提法有意义,是摄影的某种终极意义。在中国,庄学本先生是先驱和大师!半个世纪后我想我是在无意中追随了庄先生的足迹。(2015)

直接、真实、悲情和隐喻,是我黄土高原影像的一贯主旨。(2016)

摄影是客观的,亦是主观的。摄影师是在场的,那么他的思想也在场。纪实摄影肯定不是白痴摄影。(2018)

工业化和城镇化摧毁了白于山故有的农耕文明和欢乐。但大自然和祖先留下的自然朴野尚存,这是我依然要拍摄和绘画白于山的原由。(2020)

尽量阅读你亲近和熟悉的自然,保留那些自己灵魂需要的视觉形象。不作那些观念驱使下的摄影和纪实,不为绘画而绘画。(2020)



微信图片_20210508170231.jpg


微信图片_20210508170234.jpg


微信图片_20210508170239.jpg



现实的荒谬与骨子里的抒情——我看陈异能摄影作品《望长安》


就审美来讲,我认为《望长安》这组图片有四个方面值得重视。

第一是色彩。《望长安》整体的色调属于中灰色,当然,这完全符合西安这个城市的整体面貌,但他会在图片的制造上出其不意地选取与环境形成强烈反差的颜色,作为整幅图片的气质塑造与审美倾诉。例如《仍木棍的人》这幅图片老太婆的红帽子;《雨中的游客》这幅图片中年男人的黄色塑料雨衣;《喂鸽子的僧人》中和尚的黄色僧袍;《树后的男孩》中树背后孩子手里玩具枪底座的小玫瑰红吸盘等。正是因为有这些“点睛之笔”的色彩出现,让《望长安》在这种稀松平常中诞生了绝妙的气质,呈现出一种诗意的回旋与节奏。

第二是造型。都说艺术是“一种被夸大的一种生活呈现”,这句话在《望长安》这组图片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望长安》的造型特征是人与物、环境共同制造的一种有别于其他摄影作品的“肢体语言”。例如《回家的人》这幅作品远景推自行车的人;《树和少女》独特的树木与前景的两个少女;《绿色兵马俑》前景蹲着的三个男人与后景半蹲着身上放着隔护栏的兵马俑绿色造型雕塑;《清凉山公园》蹲在大理石莲花瓣上面的小女孩;《秦岭分水岭》张着嘴巴的青蛙垃圾桶;《临潼》处于农田环境的被遗弃的兵马俑雕塑等等。

《望长安》作品的审美特征第三个是环境。这种“环境”的选取,既是作为故事的背景出现,也是作为情感叙事的立足点与载体。例如《喝水的牛》墨绿色的湖泊背景下,出现的牛、一段废弃的水泥管道、湖泊中不明突起物共同制造了一个既平静又荒诞的氛围;《锦鲤雕塑》金属网篮与绿植的背景下一个来历不明的鲤鱼雕塑;《聊天的老人》的巨石背景下站立的雕塑军人与坐着的两个老人都处于一个奇怪的环境下。

就气质而言,《望长安》的第四大特征是“氛围的制造”。这一点,也是在色彩、造型、环境的选择上,整体制造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是这组观念图片的魅力所在。《绿化带》这幅图片,若不仔细观看,还以为是某一个楼盘广告的宣传照,但调皮的摄影师扑捉到了前景不起眼的低头吃草的两只奶牛,一下子让整幅图片拥有了值得琢磨的内容;《空中的金鱼》抢眼的金鱼尾巴状巨幅气球造型与前景的两个捂口罩一前一后的青年男女;《骆驼园》来历不明的骆驼与同样奇怪的跪着的马状巨型雕塑等等。

应该说,《望长安》的艺术魅力是在这种平淡无奇的过程中,瞬间被摄影师扑捉到的一种“永恒的”令人沮丧的事实与荒诞。在这种我们生活的现实拷问中,《望长安》脱离开大众摄影的范畴,以当代艺术的姿态,展开了它不合时宜的叙事。


何理  

2020年8月30日






董良重建已知的风景


莘县,位于山东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我的家乡。县城中心原有一座金代古塔,上世纪六十年代拆毁,本世纪初重建,习称燕塔。

当我被摄影所吸引、高考填报摄影专业之时,并未将“摄影”与自己的出生地联系在一起。而以地理标记的联系作为回望,则源自陌生——离家数年,对自己家乡的陌生、令人兴奋的陌生。我开始利用每次春节假期,将镜头对准家乡。希望用一帧帧影像串联起个人碎片化的记忆、陌生中生发出的不确定的记忆。

传统的华北县城景象,祭旗在消费主义之下。屡受诟病的摄影教育中,摄影语言的探索依然有迹可循。今天,拍摄之于我,不单单是未知的构建,更是已知的重建。

这是我的第二本自出版物,是对自己二十多年摄影追求的一次结集。这不只是基于地理上的认知,还是一段关于记忆的爬梳,更是对于一个节点的寻找。

我将寻找的过程坦诚相见。这节点,可能就像行驶在莘县街道上的那辆红旗“世纪星”轿车,新与旧交织,倾尽所有与挣脱负重的交织。这个节点,是结束,也是开始;是检视不羁,也是重读传统;是矛盾的发端,也是和解的达成。

这个节点,或许在2009,或许在2019,而收获,是已知的重建。


董良  

2019年5月






于涛失落的乡愁 


身在异乡,每当月亮升起,照亮大地,给岭南的山川镀上一层银辉,我都会思念我的故乡,八千里之外的长安!那里也有一颗明月照亮终南山的幽兰!

生于西安,成长于关中农村,在二十岁前我从未想过自己未来会在广东工作生活,然而,一眨眼间,竞在此生活了十年之久,他乡已然成为故乡!

在到广东之前,我从未在一个地方工作生活超过三年!(少年时代,自己梦想的生活就是,在一个城市生活两三年,然后背上行囊再离开,去体验下一个城市的生活,永远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新鲜感……!)事实上,自2003—2011年,年少轻狂的我怀揣着艺术的梦想,从西安—重庆—成都—上海—中山,九年间辗转于五个不同的城市,在报馆谋食。直到我背起行囊准备再次出发时,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完成一项称得上作品的艺术项目,更没获得任何可以说得出口的功名!行囊之中,除了满满的乡愁,再无长物!

这一次,我放下行囊,放下名利,我要为自己而拍摄,为艺术,更为追寻那失落的乡愁。

近乡情怯,对于一个游子,每一次归乡我都尽量选择普通火车,我非常享受这种归乡的喜悦之情,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快乐,想一想就要见到阔别已久的故土,见到那些曾经陪伴自己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小时候生活过的房子,学游泳的涝池,心里总是会升起一丝丝的甜蜜。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已完全消失或者改变,找不到一丝曾经的痕迹。对于故乡的甜蜜期待也随之消失!

故乡不在,乡愁却更加浓郁!我决定把镜头对向自己生活的珠江,从入海口溯江而上,在旅途中追寻失落的乡愁!作为南下打工浪潮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在大时代的浪潮中,个人的命运都如同小小的泥沙,被裹挟着跌荡起浮,而却并非全无意义!我想记录下这生命中的温暖,为自己,也为和自己一样四处漂泊的异乡游子!


于涛  

 4月27日





参与评论 
我要评分
热门推荐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 - 8992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