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选择
  •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首页> 畅游潇湘>旅游资讯> 旅游

茶陵:红色院落忆伟人

发布时间:Wed Feb 27 09:51:27 GMT+08:00 2019来源:华声在线编辑:董芷君

走进茶陵县委大院,仿佛一下子从现代文明穿越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里没有摩天大厦,没有奢华的装修,只有一个古朴的院子。但是,因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此住过一晚,大院便着上了静穆神圣的色彩。


大院坐北朝南,位于犀城之北。院内空间宽阔,树木丛生。四座50年代常见的苏式建筑风格的二层小楼,在树木掩映下,显得小巧素朴。毛主席住过的房间就在县委常委办公楼一楼。


微信图片_20190227093617.png


早在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初,毛泽东曾两次指示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城,救出80多名工农运动骨干,帮助茶陵组建中共茶陵县委,建立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他在茶陵湖口力挽狂澜,处理了陈皓一伙叛徒,挽救了年幼的工农革命军。他总结工农革命军在茶陵的实践活动经验,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曾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茶陵人民,“茶陵的同志很勇敢,很会打仗,茶陵牛嘛!”在革命斗争中,茶陵有三万余人为国捐躯,培养了25位开国将军,成为国内有名的将军之乡。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始终惦记着革命老区的人民,他曾以各种方式给予老区人民关心、支持和问候。但他还总觉得不够,终于在1965年5月,他千里来寻故地——重上井冈山,途中第一站就来到了茶陵。


那是1965年5月21日下午5点多,当毛主席从车上下来时,那伟岸的身材,那亲切的笑容——平时只能在电影和照片中看到,如今近在咫尺,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内心忍不住呼喊,啊,毛主席!经过大半天的颠簸,72岁的主席不见半点疲劳,精神依然矍铄。晚饭后,老人家兴致极好,踏着落日的余晖,在院内花径间散步、聊天。晚上,他派人向县委要来了《茶陵州志》——毛主席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研究地方志,尤其对茶陵州志更为重视。那天晚上,灯火一直亮到凌晨三点。第二天上午,他接见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干部,在楼前和大家合影。


之后,毛主席奋笔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永留人间。


而今,办公楼里依然保留着毛主席当年住过的样子,异常简陋:一张宽大的木板床,两把椅子,一个油漆剥落的老式写字台。两间陈列里,通过实物、照片、文字再现了毛主席1927年在茶陵创建中国第一个工农兵政府、惩处叛徒陈皓一伙的“湖口挽狂澜”事件以及38年后“千里来寻故地”的真实情景。人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反复地瞻仰端详,一代伟人的气息、足迹、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触手可及,伟人的风范使得每一个前来参观的游客都静气屏声、步履轻缓。


50多年过去了,院内树林阴翳,幽静迷人。当年留下伟人足迹的花径还在,楼前见证伟人的银杏、樟树、山茶树已蔚然成荫;花池中间矗立着毛主席画像,画像中毛主席笑容满面、豪情十足,画像座碑上刻有毛主席“千里来寻故地”的事迹;常委楼门口书有对联“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进门一座毛主席雕像,迎面墙壁上书有“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伟人的风骨遗韵浸润着整个大院,空气里有股庄严肃穆而又静谧美好的氛围,这让每一个住在常委楼里的领导,都感到肩上如泰山般的重担和如履薄冰般的使命。他们说,“在这里办公,总有一种庄严的感觉,感觉毛主席在看着我们,人民群众在看着我们。”


a9f000666297f273a54_meitu_2.jpg


50多年来,茶陵人一直牢记着毛主席的教诲,传承着毛主席那份艰苦朴素的品质。16任县委领导一直“蜗居”于此,没有新建过办公楼。历经几十年的老楼,容颜早就陈旧沧桑,屋檐上的木料已老化,青色瓦片参差不齐,甚而漏水。楼内木质手扶楼梯已斑驳陆离,红色油漆木地板早已磨出丝丝木纹,一切简朴狭小,在院外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的衬托下,显得落后与简陋。


50多年来,县委和政府没有把资金用来修建新的办公室,而是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民生改善上,体现了县领导班子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首位的“以民为本”执政理念。老旧院子承载着艰苦奋斗的传统,驻扎了民生冷暖的关怀。茶陵县委大院成为这片红色热土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被人誉为“湘东最美办公楼”、“最美县委大院”。


毛主席在茶居室,已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散发出的精气神将继续影响着一批又一批来此工作的人员;伟人赞赏的“茶陵牛”精神,也将继续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茶陵人民。


文/张冬娇 罗邦

全部评论
我要评分
相关阅读
相关活动
相关场馆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 - 8992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