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选择
  •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首页>湖湘课堂>艺术欣赏>修复湖湘名人书画,让湖湘文化光彩重生
修复湖湘名人书画,让湖湘文化光彩重生

授课老师:长沙晚报

视频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人数:13311

立即学习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文物书画修复是长沙博物馆(以下简称长博)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文物的强项。记者近日来到长博三楼的书画修复室,在一张红色大案前见到了张兴伟。他正弯着腰,认真修复一幅近代湖湘文化名人王闿运的书画。

 

  张兴伟是一位80后,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该校在改革开放后开修复装裱专业先河。从这个热门专业毕业后,东北小伙张兴伟选择在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长沙,从事文物书画修复。他由此找到人生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发光发热,成为省会文物书画修复领域的一位颇为耀眼的明星。


张兴伟小心翼翼地修复着一幅书法作品。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长博家底厚,老天添烦恼


  张兴伟到长博时,虽然当时博物馆工作条件比较简陋,但库房中的湖湘名人书画却让他眼前一亮。张兴伟看到了曾国藩、左宗棠、齐白石等大量近代名人的作品,这些名字他之前只在书上见过。不过在张兴伟来之前,长博的老一辈文物修复师已经退休,文物书画修复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中。又因为长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代表城市,其丰富的降水量和常年湿润的环境给纸质文物的保护带来相当难度,更容易长斑,发生虫蛀。所以库房中的部分文物急需修复。


  举个例子,2015年长博从清水塘搬到滨江文化园,推出了首个特展“独立苍茫——湖南名人书法展”,获得外界极大好评,惟有长博人深知其中艰辛。因长时间存放在文物库房中,在提取这些宝贝出库时,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一张张检验、查看,结果发现曾国藩题写的 《英雄独立图》画心部分脱落,且略有霉斑、虫蛀的黑点和孔洞,图案和文字部分有残缺。最后张兴伟花费了两个月时间才修复好这幅作品。


  发挥光与热,重组裱画室


  一边是一大批急需加强文物保护的湖湘名人书画,一边是自己拥有修复能力。二者结合,张兴伟顿时觉得来长沙还真是正确决定,自己在这里能够发挥书画修复特长,更好地修炼自己技艺。这真是一个发挥光与热的极佳舞台。


  从2009年开始,张兴伟投入到幕后的书画保护和修复工作中,他决心埋头于这一岗位,认认真真工作。就修复而言,有知情者称赞他几乎一手重组了长博文物修复的“裱画室”;从保护角度而言,他也提出了很多专业意见。张兴伟告诉记者,对文物书画的保护在进入库房前就能采取措施了。正因为长沙的潮湿气候容易让纸质文物长斑、发生虫蛀,所以在收入库房前一定要进行严密的消毒杀菌。此外,在保存环境和修复环境中,要更加注重空调和抽湿机的使用,这样可以更好地延长保存状态,提高修复效率。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


  张兴伟告诉记者,他笃信清代学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句话:“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这样的工匠精神贯穿文物书画修复工作始终。


  文物书画修复是件“磨”人的工作,有拍照、清洗书画、揭裱、拼接、上命纸、补残、上墙、全色、接笔等十多道工序。不仅每道工序环环相扣,而且重要的工序需要一步到位,不能停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大多数时候,张兴伟需要独自一人在修复室那张红色大案前弓着腰“精雕细琢”,连续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不能离开书案,这样才能保证文物修复彻底“做到岸”。


  仍以“独立苍茫——湖南名人书法展”为例,当时还有左宗棠的一副对联也需修复。光是揭裱这道工序,张兴伟就从白天开始工作,到了晚上7时,才揭了一半。可这道工序一旦开始便不能停下。张兴伟只得一个人在修复室咬着牙忍受寒冷和饥饿,一直工作到子夜,才终于完成揭裱。此时他终于可以大口地呼吸(因为揭裱会使用化学药剂,所以工作时不能像正常状态一样大口呼吸)。从办公室出来,张兴伟忽然发现,原来长沙的空气全是甜的。


  爱上长沙,传承文化


  因为工作,作为东北小伙的张兴伟比绝大多数长沙人更亲密地接触了王夫之、曾国藩、左宗棠、齐白石等湖湘名人。正是通过这份美好的工作,他努力地去深入了解长沙,并由此爱上了长沙。


  张兴伟说:“长博修复文物书画的意义,不仅仅是让不少久藏于库房的湖湘名人书画最终能够重见天日,面向公众展出,更重要的是通过修复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让它们能够‘延年益寿’。”张兴伟觉得湖湘名人书画是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财富,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对于湖湘文化的研究、传承至关重要。他介绍,最近长博推出的“山川出云天下雨——晚清民国时期湖南绘画艺术特展”,就是在近年来湖湘名人书画修复的基础上举办的展览。


全部评论
热门推荐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 - 8992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