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文化站坐落在新化县西北部的天马山下,离县城18公里,全镇现合并29个新村,2个社区,总面积154平方公里,总人口75800人,17849户人家。这里是古名“王爷山”,蚩尤开辟的沙江部落,反清复明的古战场,有许多名胜古迹和民间故事,“三街四铺九条桥、七步九拱桥、河内一条河、桥内一条桥、三寨十洞、九井十八庵名扬天下”。各码头以此为江湖述语和八帮口述。这里是粗石雾峡景区、中国南派武术、傩戏、唱土地、唱山歌、送财神、送春牛古文化和三大碗、锅盖粑、油炸粑、锅子磨芋等饮食文化发源地。
(1)1995年,在撤区并乡建站无设施条件情况下,借用长城歌舞厅的场所办起临时的西河镇文体活动中心,在宣传、文化、体育主管部门的扶持下,于1998年建设了露天球场,维修了鹅塘影剧院,借用财政办公楼建起了图书馆。于2001年修建了一栋近千平方米的四层综合文化站办公大楼,内设多功能教室、舞厅、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室、信息服务室、电视电影放映室、投影室、文体咨询室、活动室、站长室、值班室、扫黄打非办公室、财产保管室等文化设施。
(2)文化站为顺利地展开工作,成立了《文体广电事业建设、文化市场、文物普查、非遗、诗词教育、全民健身、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文化旅游挖掘整理、扫黄打非、传统武术、公益电影放映、文化广场、户户通、村村响广播工程建设、文体活动筹资筹备等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天马篮球俱乐部、农民娱乐俱乐部、文工队、武术队、龙舟队、电影放映队、文化旅游挖掘整理工作队、农民诗社、农民文体指导工作队,舞蹈艺术培训学校等内设机构。
(3)根据地情结合党的宣传内容,创造群众文化生活开展条件,为爱好者搭建展示平台,建新站20年来,主办了大、小型喜闻乐见的文艺晚会、汇演、书法、体育活动178次,送戏下乡30场次,送书下乡50次,送电影下乡3500场次。接洽县以上剧团下乡演出76场次,我站参加县调演20个场次、市调演10个场次,省调演8场次、国家调演10场次,赴涟钢慰问演出一次,其中荣获金杯3座、银杯3座、铜杯8座、金牌211块、银牌150块、铜牌170块,被评为《全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镇》、省评为《诗词之乡》、《湖南省亿万农民健身宣传月暨全民健身节先进单位》、娄底评为《娄底地区全民健身评先创优先进单位》、新化县年年先进文化站和先进个人。
(4)利用地方特色,创办各类公共文化事业、组建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演艺队伍:1.建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2个;2.农家书屋53个;3.组建了农民龙队63支;4.组建了民间乐队113支;5.管乐队28支;6.军鼓队3支;7.威风锣鼓7支;8.文艺演出队13支;9.腰鼓队8支;10.大锣大鼓队12队;11.武术队53支;12.傩戏队11支;13.木偶戏1支;全镇合计312支文化队伍活跃在西河和外乡镇。农家书屋年接待读者3000人,信息共享服务年接待1000人,投影、电影、电视服务项目年接待观众15000人次,舞蹈培训83人,武术培训430人,广场培训291人,诗词教育培训310人,广播达到村村响,电视用户全镇覆盖。
(5)在县文化旅游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大力开发文化产业,把天马山、宝塔山古战场、粗石雾峡纳入整体计划,已初入规模,年接待游客70万人,总收入3800万元,是西河文化产业第一亮点工程。
图书室30㎡藏书5000册
书刊阅览室30㎡
电子阅览室16㎡
多媒体室20㎡
多功能厅180㎡
多用教室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