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介
讲座为湖南图书馆与湖南省古琴学会主办,为公益讲座系列,通过讲座,可以从初识古琴到对古琴这一传统乐器的深刻了解,旨在弘扬古琴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古琴,学习古琴。
活动主题
初学者怎样开始学习古琴,琴名曲《洞庭秋思》第一版与第二十三版古朴美之初探,请听吴娜老师娓娓道来。
活动时间
2019年12月21日(周六)上午10:00
活动地点
湖南图书馆二楼中厅
国学堂·湖南省古琴学会驻馆传习所
活动嘉宾
吴娜
湖南省古琴学会副秘书长
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箫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自幼热爱音乐文化艺术,古琴启蒙于熊开华老师,后学琴于王新生老师,现习琴于上海九派琴院梁惠君院长,受教于龚一老师;箫演奏得康涛老师教导,师从于戴树红老师。
古琴介绍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
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133****6875
135****3857
188****8296
136****6053
189****6128
187****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