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约
当前位置:活动预约>【活动预告】湖南图书馆古琴公益讲座系列之八:琴乐杂谈
【活动预告】湖南图书馆古琴公益讲座系列之八:琴乐杂谈
活动时间: Tue Nov 03 12:04:19 GMT+08:00 2020-Sat Sep 21 11:30:00 GMT+08:00 2019   已结束
活动地点:湖南图书馆二楼中厅国学堂·湖南省古琴学会驻馆传习所
咨询电话:0731-84174022
主办单位:湖南图书馆
报名人数:39 / 80

活动简介

讲座为湖南图书馆与湖南省古琴学会主办,为公益讲座系列,通过讲座,可以从初识古琴到对古琴这一传统乐器的深刻了解,旨在弘扬古琴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古琴,学习古琴。


活动主题

    传世名琴之美、古琴声与韵的流变、流派与琴家简介。


活动时间

2019年9月21日(周六)上午10:00


活动地点

湖南图书馆二楼中厅

国学堂·湖南省古琴学会驻馆传习所


活动嘉宾


胡新路


1.jpg

湖南省古琴学会副秘书长

湖湘琴人、中医世家

琴学师从熊开华先生

复求教成公亮、刘正春诸先生


古琴介绍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2.jpg


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


3.jpg


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4.jpg


湖南省古琴学会  

成立于2018年,由湖南省民政厅核准登记,湖南省文联领导,以“弘扬古琴艺术,精研传统琴学文化”为大任,秉“名流荟萃、文化前行”之宗旨,聚贤达,传真谛,兴伟业,以期声名远播。


5.jpg


活动场地

湖南图书馆二楼中厅

国学堂·湖南省古琴学会驻馆传习所


7.jpg


8.jpg

参与评论 
我要评分
活动成员 Members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