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生而言,艺术的目的又何在?名家之间的对话,既秉承了古老的文化传统,也紧贴时代的脉搏。让我们聆听他们的声音——在他们的对话中,或许可以开启这扇古老的书画艺术之门,给我们一些问题,给我们一些答案。
2020年6月29日,著名画家邹传安、湖南省美协主席朱训德、著名学者刘墨论道新化大熊山千年银杏树下。
-论坛主题-
翰逸神飞
-论坛时间-
2020年6月29日 上午9:30
-论坛地点-
新化 · 大熊山 · 千年银杏树下
-主讲嘉宾-
邹传安 朱训德 刘墨
-论坛主持-
陈松长
-指导单位-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共娄底市委宣传部
娄底市文旅广体局
娄底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共新化县委
新化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中共新化县委宣传部
新化县文旅广体局
-重点支持-
新化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执行单位-
长沙大美堂艺术交流中心
-媒体支持-
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 湖南电视台
美术报 书法报 湖南日报 潇湘晨报
新湖南 红网 雅昌艺术网
-策划-
李大伟
-艺术头条独家直播平台-
邹传安
字书靖,斋号知止,1940年生,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退休前供职于湖南省娄底地区文联,任文联名誉主席、美协主席、娄底画院院长,退休后寓居深圳。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的研究和创作迄今60年。
出版有《工笔花鸟画技法》《孤灯夜品录》《大泽萤荧》《唐风宋韵——邹传安作品集》《天籁——邹传安工笔花鸟画》及大型宣纸高仿本《中国画大家系列——邹传安》等文字和绘画作品二十余部,有五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近千件作品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及国内外公私机构收藏。
邹传安作品 《美人谷》
我一直重视写生,以造化为师,向大自然学习,尊重自然,敬畏造化,以天地间之真美真善和自然之奇伟瑰丽为永恒不易的终极标准的绘画理念。
我用“四常”来概括想要描绘的自然对象:常情常景,常见常新。唯其常,故千古不易,永恒不易;亦唯其常,故见者多而识者少。能于“四常”中发现“天地间许多真美真善”,才是画家“须着意处”,才是画家真见识。
吾自幼学画,今已须发幡然,数十年间日绘夜思,寒暑不易,小疾未休……开始是临摹前人遗迹,凡一点一划,一句一染,唯恐不真不肖……如是者垂五十年,始能够渐傍造物,兴浸古人,于情于理,稍许自由。
邹传安/自述
朱训德
著名中国画家。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政府文化艺术咨询专家,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作品曾获全国美展银奖,加拿大国际水墨画艺术大展金奖,并获得国务院人民艺术家称号、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奖章。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日本当代美术馆、联合国总部以及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许多重要机构珍藏,并在《美术》、《文艺评论》、《美术研究》、《中国书画》等近百家美术、文化学术刊物发表。出版著述有《朱训德作品集》、《朱训德画文集》、《艺术大家朱训德》、《中国画二十家》等十余部画集、文集。
朱训德作品 《读唐诗》(请翻转欣赏)
释文
读唐诗·曾文正公教子图
功课无定法,须专耳,余从前教子弟,常限功课,近来觉限人功课,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故近来教子弟,但有一专耳。
但须日日用功,万不必作叹老嗟卑之想。譬如人欲之京师,一步不动而长吁短叹,但曰京师之远,岂我所能到乎?则旁观者必笑之矣。吾愿吾之子弟步步向前,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
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已体察穷究,其理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行,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
丙申九月朱训德记之
问道新化
在我心中,新化是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明珠,清波涛涛的资江在诉说着无数的人文故事。
这里的紫鹊界梯田之美名动天下,在云蒸霞蔚中深藏着秦时明月,大熊山瀑飞深涧,晨钟暮鼓, 梅山龙宫玉笋石钟,九龙戏珠,巧夺天工。
这里出了许多将军,许多文人, 许多武林高手。历来民风强悍豪迈,崇文尚武, 勤劳坚韧。
更是盛荣的商贾古镇,山里桃源,可以说这里真是宜文,宜武,宜稻,宜桑,宜果,宜居。
如今、活力新化、名市、名山、名水、名家、名作,看来若以艺术问道 潇湘,不到新化真是不行的。
朱训德/文
刘墨
生于1966年,祖籍河北三河。文艺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为独立学者,自由艺术家。少读书,长而游学,喜书画诗词文史,以宁静、淡泊、独立、自由为安身立命之宗旨,著述自娱,以终老焉。
代表著作:《中国艺术美学》《禅学与艺境》《乾嘉学术十论》《中国散文源流史》《中国美学与中国画论》《石涛》《八大山人》《现代国学思潮与人物》等。
刘墨作品 《游碧》
在写作《中国艺术美学》一书的时候,我只有二十五六岁。我说,我所用的方法和所努力的方向正是这样一种探索:探索中国艺术及其美学的审美生成,与我们中国人性、心灵、性情之间的关系,因为中国艺术的美学含义,在于人要克服或摆脱一切外在的强制与制约,将艺术创造的重心从日常世界转到心灵、性情世界,人格和仁德世界,最终转到本真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艺术家是对外在世界做无限的舍弃,然后以一生的精力进行一种深沉的自省,返于内心深处。
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道的最高境界也就成了人的最高境界,同时,也完成了艺术的最高境界。所以《易经》里面有这样八个字:“刚健、笃实、辉光、生新”,它不仅是中国人人生的最高理想,同样也是中国艺术和美学的最高理想。
刘墨/语
陈松长
历任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1995-2006年)、岳麓书院副院长(2006-2015年)及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导,岳麓学者、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大学分中心首席专家、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和湖南大学中国简帛书法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