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标题:清代西藏社会
讲座内容:清朝西藏的地域社会由两个并存互通的部分构成:俗世社会和寺院社会。俗世社会是身份制的社会,贵族、平民、贱类三种身份均世袭,各在阶级内部通婚。寺院社会是西藏社会的中心,俗世社会存在的目的是供养寺院僧侣,僧侣职责是遵守佛教修行并讲论佛法。
清代西藏的情况是有意促成的。清朝皇帝的制度设计中,把西藏定为出产和供养高僧以兴盛佛教的地区;在物质方面,允许乃至鼓励北方蒙古乃至俄罗斯草原、西伯利亚的信奉者前往西藏朝圣、出家而布施。因此在清朝大一统的中国之内,高原雪域佛教弥漫,寺院严整、佛像华丽、法事隆重、出家人众多,成为人间的佛教兴盛之区。
讲座时间:2021年1月9日(周六)14:30—16:30
签到时间及地点:13:50—15:00 长沙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厅
适合人群:历史、文化、艺术爱好者(谢绝12岁以下儿童参加,恳请合作!)
主讲人:李勤璞,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西藏大学语文系前讲师,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博士,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从事西藏到新疆、内外蒙古、东北、朝鲜半岛的地域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中研院近史所集刊》《史语所集刊》《欧亚学刊》等处发表论文,著有《八思巴帝师殿》《大连文化史札记》《脱解,喇嘛,金九经——中韩文化三考》《後金时代和清朝初期藏传佛教传播史研究》,点校注汉文古籍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