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
拉赫玛尼诺夫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总是吸引着广大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原因何在?我们不妨从他忧郁而高贵的乐曲中去探视他生命历程的点滴~
▼
患有马氏综合症的人除了心血管系统异常外,在外貌上手脚会异于常人的长,拉赫玛尼诺夫就患有马氏综合症。他身高超过2米,大手能在钢琴上轻松跨越12度,费点儿劲还能够着14度,也就是说他的大拇指指尖到小拇指指尖的直线距离约为30厘米。
曾经火遍网络的检验好身材的测试“反手摸肚脐”,就被专家辟谣为“马氏综合症检验法”,所以他们能轻松地反手抱腰摸肚脐。
▲反手摸肚脐,除了马氏综合症患者,常练瑜伽的瘦子也有可能做到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天赋异禀的拉赫玛尼诺夫为自己
量身定制的作品,
成为了考验后世钢琴家的地狱模式~
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个颜值相当稳定的人。就算是不同时期的照片,你也能轻松地辨认出他,以及他万年不变的三件套西装。
拉赫玛尼诺夫,9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2岁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尼古拉·茨维列夫的弟子,并得到阿连斯基、柴可夫斯基等人的教导与指点。
19岁时凭歌剧《阿莲卡》获得金质奖章并以第一荣誉生的身份毕业。创作两部传世《悲歌》时,第一部他还不到19岁,第二部也不过20岁(为了祭奠柴可夫斯基而作)~
在《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拉赫玛尼诺夫把音乐里深厚的哀愁表现得优美强大,辽阔无边,这来自于俄罗斯粗犷冷酷环境中的满溢的情感在这首协奏曲中好似一条无处宣泄而广袤蔓延的河流,汹涌澎湃而柔肠百转。
然而即使是那音乐中挥之不去的哀愁,也并不伤感,它发乎个人情绪,却面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这么一位20世纪浪漫派杰出音乐家,
他的音乐中纷繁交织着
自由、奔放、热情、哀伤、悲叹等人生情感~
2019年1月12日20:00
来自首次莅临长沙的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杰出交响团
在大剧院为我们奏响
《致敬拉赫玛尼诺夫》新年音乐会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创建于1866年
原名为莫斯科音乐学院
是全球举世闻名的音乐教育重镇
是由杰出钢琴家、指挥家兼音乐推广者
尼古拉·鲁宾斯坦创立~
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作为世界一流音乐学院
为人类培养出一大批享誉全球的音乐家
包括斯波索宾,斯克里亚宾
普罗科菲耶夫
拉赫玛尼诺夫等
因此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被人们誉为音乐界的神话
在古典音乐界里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地位
迄今为止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实力
常年占据世界第一位!
钢琴演奏家介绍
安德烈·皮萨列夫 俄罗斯功勋艺术家
安德烈·皮萨列夫
安德烈·皮萨列夫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天之骄子”,如今是该校的钢琴系主任及教授。无论演绎巴赫、莫扎特还是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和德彪西,安德烈的演奏总是技巧辉煌,音乐表现细腻具有想象力,声音透明,音色变化如同画布上的鲜艳色彩。
若用通透一词来形容他的美妙琴声最恰当不过,他是那样的平静克制,人们似乎总能在他的演奏中感受到一丝游走在爆发与隐忍之间的微妙气息,像一种博弈,更像一种对临界点的拿捏。
这是关于俄罗斯精神的另一种诠释,像那极北之境风雪中矗立的雪山雾凇,不露声色的外表下暗藏炽烈的、动情的、光明的渴望。
鲁超 青年钢琴家 崛起中的中国新星
青年钢琴家:鲁超
鲁超毕业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系,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博士。
2017年作为钢琴协奏随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进行中国巡演,精湛的钢琴演奏技艺广受好评。
鲁超师从著名钢琴家阿尔卡基谢维托夫教授。与皮萨列夫可谓是同门师兄弟,他的学习和演奏的音乐轨迹,从中国到乌克兰、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再到俄罗斯,像音符划过乐谱,完美而有意义。
他曾被基辅日报评论为“乌克兰杰出钢琴家”,2015年受俄罗斯联邦文化部邀请,担任俄罗斯第20届陶里亚蒂国际钢琴比赛常任评委,2016年担任乌克兰明日之星艺术节评委。
鲁超曾与国内外众多交响乐团合作,其中包括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乌克兰国立交响乐团等,同时他也是第一位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音乐大厅奏响《黄河协奏曲》的艺术家,在俄罗斯享誉非凡。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交响乐团
演出时间
2019年1月12日20:00
演出地点
梅溪湖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
扫码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