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约
当前位置:活动预约>【活动预告】云图有声 |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活动预告】云图有声 |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活动时间: Mon Mar 01 09:00:00 GMT+08:00 2021-Wed Mar 31 00:00:00 GMT+08:00 2021   已结束
活动地点:线上
咨询电话:0
主办单位:
报名人数:0 / 1000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新年伊始,央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开播即拿下豆瓣9.0高分。


微信图片_20210311144337.png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开篇——《尚书》,流传了两千多年,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 它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为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尽管这是一部被形容为“佶屈聱牙”的作品,但古今中外都无法忽视其珍贵的价值。英国汉学家彭马田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尚书》对于华夏民族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其中提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了这是一本对全民和国家都有好处的书。读《尚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微信图片_20210311144331.jpg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其中保存了大量极为珍贵的先秦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资料,战国时总称为《书》,直到西汉时期才改称为《尚书》。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尚书》一直被视为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10311144344.jpg


微信图片_20210311144346.jpg



《尚书开讲》


《尚书》是中国古代极重要的一部经典,记载上古王室的诰命及相关历史事件,迄今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上位者以之作为统治的依据,在下者以之作为教育的指南。然而,仅此数十篇文字,不但涵义难懂,而且文本的流传及真伪问题也极复杂。几千年有关《尚书》的著述数不胜数,难于梳理。不过,要研究上古史,尤其是西周初期的历史,《尚书》又是必读的文献,不可回避。


本书简述《尚书》概况,包括名称、篇章、传本、今古文问题、研究简史等,其中也涉及个别思想史的解释,目的是为初学者提供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概貌。


微信图片_20210311144349.jpg


微信图片_20210311144351.jpg



为善不一样,同归于治;为恶不一样,同归于乱。

——《尚书》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尚书》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


数千年传承不息、一代代薪火相传,那些古雅的文字中蕴藏人生感悟、社会哲思,在时间的长河中汇入中国人的血脉,成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


一种文明“亘古亘今”,一个民族“日新又新”,能量正蕴于此,秘密正藏于此。


参与评论 
我要评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