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洞庭渔歌》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洞庭渔歌是湖南省岳阳市的传统民歌。被渔民称为丫口腔的渔歌(即张口就唱,渔民可以自由发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形成了洞庭湖区独特的渔歌风味。
早在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就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记载。它和其它民歌一样,也是洞庭渔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006年,洞庭渔歌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洞庭渔歌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洞庭渔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陈岳林。
1977年岳阳市第一届洞庭渔歌盛况
(岳阳楼区文化馆提供)
打起渔鼓走四方剧照
(洞庭街道办事处提供)
在洞庭渔歌的传习所中,保留着上百年的渔民捕鱼工具,有渔网,织网针,蓑衣,而这件拿在陈岳林手中的器物,则是洞庭渔歌唯一的伴奏工具——渔鼓筒,这也是洞庭湖渔民爱护生态环境的见证。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捕鱼技术的发展,洞庭渔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流散,传唱者廖廖无几。
保护非遗,传承长青。岳阳市图书馆联合岳阳楼区文化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歌•洞庭渔歌》省级传承人陈岳林为所有市民提供一场别开生面的传承体验活动!
了解渔歌历史、感受渔歌魅力、演唱渔歌名曲!
邀您近距离、全方位体验非遗魅力!
成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遗产的一员!
活动时间
2021年4月18日周日下午3:00
活动主题
传承体验之旅《渔歌•洞庭渔歌》
活动地点
岳阳市图书馆二楼培训室
活动讲师
陈岳林 洞庭渔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活动要求
所有读者皆可预约参与
限额30人,额满为止
报名方式
温馨提示
此次活动地点
市图书馆二楼培训室
活动时间为周日下午3点
提前签到,准时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