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金银器制造业的兴盛。宋代金银器一改唐代雍容华贵之风,器形趋于精致小巧,显得典雅秀丽。随着金银器大量流入民间,其类型及装饰摆脱了域外文化的影响,更具生活气息,呈现出本土化风格。明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在前代基础之上又有新的发展,造型美观,制作精细,装饰繁复。此时流行在金银器上镶嵌珍珠、宝石,产生了一系列的合璧产品,使这一时期的金银器表现出浓艳华丽、富丽堂皇的特点。
南京作为两宋时期东南地区的经济重镇、明初京师之所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我国金银玉器生产的重要基地和消费中心。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地区发现了宋明两代许多名门望族、王公贵族和开国功臣的家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金银玉器。本次展览展出了南京市博物总馆收藏的宋明时期金银玉器120余件套,分冠服饰物、日常用器、陈设摆件、压胜吉钱几个类别,造型别致,工艺精美,代表了宋明时期我国金银玉器制作工艺的较高水平,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工艺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感谢南京市博物总馆对展览的大力支持!
【展品欣赏】
镶金托双龙戏珠纹琥珀饰件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宽5.2厘米,高5.2厘米
南京邓府山佟卜年夫人陈氏墓出土
说明:中央一颗血红色琥珀,两旁环以两条左右对称的金龙,似在抢夺那粒琥珀制成的宝珠。背面中心是一如意云状金片,从旁边伸出八根金丝夹裹住琥珀。使用时用小钗将其固定在发髻上,属于一种头饰。
金锭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长5.6厘米,宽3.8厘米
南京江宁将军山沐启元墓出土
嵌宝石莲花形金扣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长2.7厘米
南京郊区出土
说明:扣圈作六片莲瓣,两侧作金托及如意状纹饰,上有孔眼六个。金托内各嵌红宝石一粒。扣子中心为圆形金托,内嵌蓝宝石一粒。
嵌红蓝宝石金耳坠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长4.3厘米,宽1.2厘米,坠首长3.2厘米
南京板仓徐俌夫人朱氏墓出土
说明:红蓝宝石的镶嵌部分类似茄形,应是明代《天水冰山录》中提到的“金厢珠宝茄耳坠”以及其他文献中提到的“天生茄儿”耳坠。
活动单位
主办方
: 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长沙市文物局
承办单位
: 长沙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
温馨提示
本活动无需在文化云平台预约,具体参与方式请以主办方公布为准,您可拨打电话(0731-82892350/82892360)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