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守艺·非遗焕新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
你知道浏阳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浏阳剪纸、戏曲盔帽制作技艺、木活字印刷术、北乡土布(织染)……你都见过吗?没有也不要紧。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浏阳市图书馆,一起了解非遗、走进非遗。
往下看看活动详情吧~
走进湘赣边 多彩非遗展
时 间:6月11日
地 点:三馆共享大厅
具体内容: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包括项目简介、传习活动、保护成果。
非遗项目体验活动-壹
戏曲盔帽制作技艺
“盔帽”是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按舞台上不同角色的实际应用,从外形上可划分冠、帽、盔、巾四大类,从制作工艺与使用材料来分,可分为硬胎和软胎。上古年代,潘氏一族自河南荣阳迂入浏阳官桥之后,其先祖便流传下来一种制作戏剧盔帽的独特手艺,发展至今不断创新,集多方精华,既不失传统,又不失创意,例如从布壳改用纸壳,从用老漆改用清漆,从用鸟毛点翠到改用缎料点翠,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且不影响外观形象,更轻更耐用。
非遗传承人:潘烜
时 间:6月11日9:30-11:30
地 点:三馆共享大厅
活动内容:非遗传承人现场介绍非遗项目,让读者体验戏曲服装。活动免费。
人 数:20人
适合年龄:16岁以上
非遗项目体验活动-贰
北乡土布(织染)
织物染色及漂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行业,至唐已极盛行。旧时称为“查青邱”,江湖上谓之“悲丝朝阳”或“浸润朝阳”,称染匠为“赚趾”。民间很早就以葛藤、黄麻、青麻、苎麻等织“夏布”染色为衣。
到明代染坊开始分工,有蓝坊专染天青、淡青、月下白;红坊,专染大红、露桃红等。浏阳北乡素有棉布之乡的美誉,北盛镇卓然村原乡染坊以板蓝根、苏木、荷叶、黄栀子、竹叶等天然植物制成染液,经过扎花、浸染、漂洗、晾干等一系列工序,将传统的粗棉布制作成为精美的生活工艺品。
非遗传承人:周玉珍
体 验 活 动 详 情
时 间:6月11日9:30-11:30
地 点:三馆共享大厅
活动内容:非遗传承人现场介绍非遗项目,让读者体验非遗项目制作过程。活动免费。
人 数:20人
适合年龄:6岁以上
非遗项目体验活动-叁
木活字印刷术
浏阳木活字印刷术盛于清道光年间,其中小河乡潭湾村山枣坑人潘顺烈所组织的“益兴堂木活字印刷坊”更具代表性。历经六代传承,至今已有160多年,现保存的字模以及工具非常完整,第五代传承人能熟练掌握全套技艺。
非遗传承人:吴汉涌
体 验 活 动 详 情
时 间:6月11日9:30-11:30
地 点:三馆共享大厅
活动内容: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让读者体验非遗项目制作过程。活动免费。
人 数:10组(2人一组)
适合年龄:6岁以上
非遗项目体验活动-肆
浏阳剪纸
剪纸用剪刀或刻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是一种镂空艺术,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浏阳剪纸手工艺术主要表现形式有折叠剪纸、剪影、撕纸三种,表现手法有阴刻、阳刻和阴阳结合,千剪不断,注重传神写意。
非遗传承人:丁子文
体 验 活 动 详 情
时 间:6月11日9:30-11:30
地 点:浏阳市图书馆一楼DIY室
活动内容: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让读者体验非遗项目制作过程。活动免费。
人 数:20人
适合年龄:8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