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歌
即抚琴而歌,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能够较好地表现古琴富于歌唱性的特点。琴歌这种形式,古即有之。《阳春白雪》就是春秋时期的一首著名琴歌。现存最早的琴歌曲谱是宋代文学家姜夔(号白石道人)创作的琴歌《古怨》。
明代以后不少琴谱,如《太古遗音》、《重修真传琴谱》、《伯牙心法》等,都对琴歌作品进行了收录。琴歌作品很多,其中不乏优秀者,如《秋风词》、《关山月》、《凤求凰》、《极乐吟》、《阳关三叠》、《苏武思君》、《渔歌》、《古怨》和《胡笳十八拍》等。
在古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大批的琴曲和琴歌。琴曲发展了乐器的独奏性能;琴歌则以歌唱为主,用琴来伴奏。两者各有其艺术特色。
先秦时代弦乐器很少,所以琴、瑟就成了当时重要的乐器,人们常用它来为歌唱伴奏。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相和歌、隋唐时代的清乐,琴都是伴奏乐器之一。《尚书·益稷》记载:“博拊琴瑟以咏。”《琴史·声歌》中曾提到:“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又说“子夏弹琴以歌先王之道”。
《论语·阳货》记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这些记载说明古人常常一边唱歌,一边用琴、瑟伴奏。这种形式又称为“弦歌”。其历史悠久,而且广为流传。
中国古诗词中吸收了大量的民歌,如《诗经·国风》里就包括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歌。西汉司马迁曾说:“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司马迁认为当时人们歌唱这些诗歌时,多用琴、瑟伴奏。
《旧唐书·礼乐志》提到:“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及清调、瑟调、蔡氏五弄、楚调四声,谓之九弄,非朝廷郊庙所用,故不载。”这说明古代的一些民歌或其它民间音乐,曾被琴家作为琴歌形式随着琴的音乐而流传下来,长期保存在古琴音乐艺术之中。
2019年3月16日晚7点半
长沙音乐厅将上演
“弦歌雅韵—古琴与琴歌音乐会”
您将感受到古琴与琴歌的别样韵律
2019.3.16(周六)19:30
韵高千古 心旷神怡
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之一
弦歌雅韵——古琴与琴歌音乐会
(古琴:李凤云、笛萧:王建欣、女声:李元华、男声:张卫东)
*本系列演出一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左下角“阅读原文”购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