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从“日本鬼子”到和平守护者——元山里子《他和我的东瀛物语:一个日本侵华老兵遗孀的回忆录》新书分享会
【活动时间】2019年3月17日(周日)下午3点半—4点半
【活动地点】长沙乐之书店开福店
【主办单位】花城出版社 乐之书店
【嘉宾】
元山里子(作者) 范可(南京大学教授)
林祁(厦门理工学院教授) 任知(日本文化研究学者)
【活动简介】
本分享会将与读者朋友们分享一个战争年代心酸又感人的故事。
如果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元山俊美”或“元山里子”,你会在首页发现一篇名为《樱花树下说声“对不起”》的报道。
1940年,怀有高远志向的19岁的青年元山俊美被一纸征兵令变成了一个铁道兵,送到中国战场上,被迫成为侵略军的一员。
残酷的战争,让元山俊美看清了军国主义的真面目,他不愿意再与中国人民为敌,对中国百姓友好,中国百姓也救他一命,甚至在战地里干杯,结下一段战争时代难得的友谊。
战后,元山俊美加入日本共产党,成为坚定不移的反战人士和无产阶级社会活动家,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揭露731部队罪行、反对右翼篡改历史教科书、反对参拜靖国神社而奋斗,终生为反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0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元山俊美花掉所有养老金,在湖南文明铺捐献种植了200棵樱花树,以此表示对侵华战争的忏悔,祈祷中日永远友好和平。
2002年,元山俊美去世。他的遗愿,是看看那些盛开在湖南土地上的樱花。
2016年,遗孀元山里子带着元山俊美的遗愿,来到了湖南。
“我希望樱花开放在中国,保佑日中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元山里子在樱花树下动情地说:“请让我代表元山俊美,向湖南人民说‘对不起’,希望这些樱花在中国永远开放,成为日中友好的一代新人的象征。”
2019年,元山里子把亡夫的经历、觉悟和遗愿写成了一本书。南京大学教授范可、厦门理工学院教师林祁、日本文化研究学者任知,将为您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个真实的故事。
【嘉宾介绍】
元山里子,日本双语女作家,中日混血儿。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文化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师,自由撰稿人。已出版中文非虚构作品《三代东瀛物语》,日文长篇小说《XO酱男与杏仁豆腐女》。在海外中文网家史征文活动中,以《三代东瀛物语》获得一等奖。
范可,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硕士、博士。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评审专家。长期以来致力于认同政治、全球化、文化人类学和政治人类学理论诸方面研究,出版有《他我之间——人类学语境里的“异”与“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在野的全球化——流动、信任与认同》(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漂泊者的返乡之旅》(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版)、《认同、文化与地方历史——人类学的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理解族别——比较的视野》(知识产权,即出)等著作,以及各类中英文学术文章逾百篇。
林祁,女,出生于厦门,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厦门理工学院教授,日本华文文学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曾留学日本多年。主要作品有诗集:《唇边》《情结》;散文集:《心灵的回声》《归来的陌生人》;纪实文学:《彷徨日本》《踏过樱花》;论著:《风骨与物哀:20世纪中日女性叙述比较》《历史・瞬间・越境——中日比较文化》《史韵禅思—中华文化史研究》;译著:《望乡》《女性的自我与表现》等。
任知,作家,日本文化学者。南开大学毕业,现居天津写作。曾为假日100天人文版编辑、昆明生活新报、广州信息时报、上海时代报专栏作家,有诗歌、影评、乐评、书评诸多文章散见《诗歌月刊》、《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上海时代报》、《钱江晚报》、《城市画报》等;曾主编民间诗刊《个》,著有诗集《孤屿心》、日本文化集《完全治愈系》、《东瀛文人风谭》等。目前主要从事日本文化和民国女画家研究。
【活动福利】读者互动环节中,最早提问的3位读者,将免费获赠一本《他和我的东瀛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