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民间向有绘画习俗,民间画师颇多,住宅、祠堂、寺庙、庵堂等建筑绘画都出自民间画师之手。1973年,县文化馆长滕召龙组织一批农民美术作者和民间艺人进行美术创作,作品称作“农民画”,参加湖南省美术作品展览,好评如潮。此后,文化馆美术干部路心聪、傅元鑫负责组织农民画创作。
1984年,由县文化馆美术干部滕建国继续辅导农民画创作。1985年6月,“麻阳农民画作者协会”成立,滕建国总结全国和本县“农民画”及群众美术的历史经验,与全体民间绘画作者进行创作实践,走出了一条“立足本土、学习民间、广为借鉴、顺其自然、把握时代、更新观念”的民间艺术之路,实现了“麻阳农民画”到“麻阳现代民间绘画”的质的飞跃,创造了一个新的“画种”。1988年2月,麻阳获文化部社文局命名“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称号。
麻阳现代民间绘画,是在湘西苗族民间艺术中变异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绘画艺术门类。在艺术上,融汇了湘西苗绣、挑花、蜡染、印花、剪纸、雕刻、木版年画以及原始美术、儿童绘画等造型、色彩、构图规律和表现手法,保留了民间绘画作者自身独特的原始朦胧、潜意识的质朴、纯真、稚拙、童趣、犷野、神秘的审美意蕴和混沌思维现象;博采中外各画派风格之长,构思巧妙,想象力丰富,富于楚巫文化浪漫、神秘色彩;构图充实饱满,打破时空界限,造型稚拙夸张,富于装饰性。在内容上,以朴实的绘画语言,表现现代生活和传统民俗生活内容,并注入楚文化、苗族神巫文化、麻阳盘瓠文化及傩文化内蕴。它以浓郁的苗族民间特色,地域乡土气息,时代生活情趣和独特的现代民间绘画群体风格跻身于画坛,形成了一个独立画种和画派,在国际国内产生瞩目影响,载入了中国美术史。
麻阳现代民间绘画曾二十多次参加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二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全国性大型农民画展”、“中国艺术节大型美展”、“全国第八届群星奖大展”等,在中外产生轰动性效应。其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台历画和杂志共出版发表画乡师生作品16幅;国外二十多个国家展出、发表80多幅;其中获国际优秀奖6幅。画乡三件作品代表国家捐赠“联合国教科组织”、“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日本中日艺术研究会”并永久收藏。画乡老师设计绘制一艘“麻阳漫水盘瓠龙舟”荣获世界龙舟风采展示大赛世界一等奖。北京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26幅;浙江美术馆收藏3幅;荣获文化部、中国美协等颁发的全国性“金奖”3幅;全国银奖、铜奖、全国群星奖、优秀作品奖(不设一、二、三等奖),佳作奖34幅;四幅作品编入《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现代美术全集》大型画册出版;香港《中华企业》、香港《新晚报》专版出版发表16幅;《美术》杂志专版发表11幅等,荣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一套组画4幅;获省金、银、铜奖66幅,省级收藏11幅。画乡作品在中外107家报刊、画集、辞书等发表240幅。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介绍文章、评论文章、报告文学112篇。六十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台湾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录相、专题片报道。二十多次荣获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全国艺术单位以及省、市颁发的行政奖、全国称号奖、“全国文学艺术最高成就奖金奖”、“全国美术组织奖”、“全国突出贡献奖”、“科技拔尖人才奖”、“德艺双馨文艺家奖”等各类行政奖励。
2008年,麻阳通过全国命名的“文化之乡”复审考核,文化部重新授牌麻阳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Wed Nov 22 10:30:00 GMT+08:00 2023
Wed Nov 08 18:30:00 GMT+08:00 2023
Tue Nov 07 18:30:00 GMT+08:00 2023
Mon Nov 06 18:30:00 GMT+08:0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