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侗家姑娘杨苗:织出千年侗锦的时尚路
侗家姑娘杨苗:织出千年侗锦的时尚路
Fri Oct 26 14:45:00 GMT+08:00 2018

杨苗是一位八零后侗族姑娘。村里侗族的织娘人人都会织锦。从小,她穿的衣服就是母亲自己织的锦。衣服上的图案都来源有于侗族人的生活。


1.jpg

 

“小人手拉手,我们称之为踩歌堂。两个小鸟在一块儿,就叫喜鹊报春。”她说。这些都是侗族多耶文化的特色,但小时候的杨苗对此浑然不觉。后来杨苗外出求学,从湖南西南边陲的通道县到长沙市学习设计。

 

2.jpg

 

一次,她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到家乡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她第一次从文化创意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受到侗锦中的手工温度。

 

侗族的织娘很多,但侗锦的销路并不好。熟练的织娘织了四十多天的披肩,只能卖几十元。所以,在年轻一代手上,侗锦的手艺逐渐失传了。

 

3.jpg

 

“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是外出务工,来增加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我就想,我们有这么好的手艺,为什么还要出去打工?” 于是,杨苗便和同学们一起开始着手改良侗锦。

 

“我们可以打造一个本土的手工艺产品,把这种侗族元素和时尚元素结合起来,然后再利用传统的织艺把它织出来。”


4.jpg


 

杨苗请来外界优秀的设计师为侗锦设计图案。一开始,新元素和传统的融合并不十分顺利。由于不太了解侗锦的织造方式,他们设计的图案织娘们织不出来。于是,设计师和杨苗的老师同学们回归本源,向织娘们学习传统纹样的设计。

 

2011年,杨苗开始专门从事侗锦产品的开发。她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革新了材质和色彩,让侗族传统元素真正融入现代设计之中。

 

其中,团队设计的亚麻系列产品荣获首届湖南省文创设计大赛金奖。

 

5.jpg

 

6.jpg

 

这次获奖的作品分成两个系列。

 

杨苗介绍说,“木系列”以原木棕色为基调,配色来自侗家的吊脚楼,颜色的变化就像是木楼上新旧木板颜色的拼接。中间穿插的那抹红色,则是有一次见到吊脚楼边上晾了一双小孩的红靴子,而突发的灵感。“蓝系列”设计源于侗族人蓝色的衣服、蓝白相间的头帕,这是侗族服饰中最重要的色彩。

 

7.jpg

 

8.jpg

 

 

产品的成功为村里的织娘们带来了收入,吸引着年轻人回乡从事侗锦的相关工作。

 

“现在的年轻人她可能就不去广东的某个电子厂,去流水线上做工人,打工挣钱。她可以在自己家里传承自己的手艺,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


杨苗说,“织娘们也特别高兴。她需要有一个被大家认可、有一种归属感的感觉。”

 

9.jpg

 

“侗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也希望它能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为此,杨苗和她的团队决定将获得的30万元奖金都捐出来,在通道县建造侗锦文化博物馆。


“我们的东西去过米兰、巴黎、伦敦、纽约。”他们不仅将侗族文化带出了大山,还让它走向了世界。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