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悦读岳麓 阅见未来”——沉浸式主题展朗读征集招募令
“悦读岳麓 阅见未来”——沉浸式主题展朗读征集招募令
Sun May 01 07:00:00 GMT+08:00 2022

微信截图_20220510103622.png


征集时间

2022年 5月1日—5月20日


征集说明 


(1)请阅读《“悦读岳麓 阅见未来”沉浸式主题展散文朗读片段》文档内的10个作品,并从中选取你喜欢的其中一个作品(或其中一段),用任何收音清晰的录制设备进行录制。

(2)请以最自然舒适的方式朗读,可以使用方言,不需要配乐。尽量避免刻意夸张朗诵,用你不熟悉的感觉来读。

(3)线上录制方式:请在录制后保存为mp3或wav格式,并将文件名改为“作品名+朗读者名+日期“(如《美的沉思》张三20220424),上传至附件内发送到邮箱:1579038683@qq.com


注: ①邮件内文请留下自己的姓名、个人简介、选读理由、联系方式等信息

       ②投稿如被采用,我们会第一时间向您回发邮件回执,请注意查收。



投稿标准 

1. 音频清晰,朗读内容无误

2. 真诚

3. 自然


请所有阅读及朗读爱好者,以自己熟悉的方式,从下列十个作品中任选一个(或其中一段),录音后投稿给我们。


期待您的参与!


“悦读岳麓 阅见未来”沉浸式主题展

散文朗读片段


1、蒋勋《美的沉思》

商的文明据说一直往南去,有人认为春秋以后楚的文化是商的衍脉。的确,我们在《楚辞》中,仍可以看见那热烈的激情,荡溢着神秘的浪漫精神。然而,西周的理性精神的确替代了伟大的商帝国,成为中国文明的基础,从这一条线传承下去,归结先秦的儒家哲学,“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中国人建立了一套理性而均衡的文明,进退揖让都不失法度。然而,那潜藏着的商的血液,似乎还不时要出来,在理性得丧失了原始生命力量的时候,以外表看来十分狂烈的姿态复活了古老的中国。从巫的美,到理性的文明,从精神的激情,到知性的平衡,“浪漫的”与“古典的”,也构成了中国艺术风格交互不断的两个主题。


2、毕淑敏《恰到好处的幸福》

记得早年当医学生的时候,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调得柔和些,润物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张,依旧坚守尊严的艺术。柔和是内在的原则和外在的弹性充满和谐的统一,柔和是虚怀若谷的谦逊和冷暖相宜的交流。


3、余秋雨《白发苏州》

苏州是我常去之地。海内美景多得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现实生活常常搅得人心志烦乱,那么,苏州无数的古迹会让你熨帖着历史走一定情怀。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超迈的感叹,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又能把你心头的皱折慰抚得平平展展。看得多了,也便知道,这些文人大多也是到这里休憩来的。他们不想在这儿创建伟业,但在事成事败之后,却愿意到这里来走走。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4、张小娴《永恒之花》

某天起,好像跟你没那么好了,见面少了,电话也少了;孤单的时候,忍住没找你。我亲爱的朋友,并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我的故事变复杂了,有些话不知道从何说起,不如不说;有些秘密只能藏在心底,独自承担。不想对你说谎,更害怕你痛心的责备,于是只好假装忘了你。其实,你一直在我心里。


5、周国平《微不足道的事情》

有一个善于反省的人,在他生命中的某一天,突然省悟到自己迄今所做的全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他想到生命的短暂,不禁为自己虚度了宝贵的光阴而痛心。于是他发誓用剩余的生命做成一件最有价值的事情。许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在寻找那件足以使他感到不虚此生的最有价值的事情。可是,他没有找到。结果,他什么事也没有做,既没有做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没有做最有价值的事情。

    终于有一天,他又一次反省自己,不愿再这样无所事事地生活。人活着总得做点什么,既然找不到最有价值的事情,就只好做微不足道的事情。所以,现在他怀着一种宿命的安乐心情,做着种种微不足道的事情。


6、谭纯武《长沙腔调》

每一座城市有每一座城市的调子,亦称腔调。周立波老标榜自己代表上海腔调。读者则推崇王朔为北京腔调的代表人物。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每次上台,双手一捋油光顺滑的头发,发话:头势清爽口伐?台下,不少上海人会说,这就是“腔调”,“有气派”、“有情调”、“有风度”。看过王朔先生的作品的就知道,调侃成为他的语言特色。北京人见得多大人物、大场面,掌控中国风云,总揽世界格局,可普通百姓目睹而已,决无力挽狂澜之举!惟有调侃才能稀释烦恼、幽默人生。

那么,何谓长沙腔调呢?长沙是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代以来,人才辈出,素有“楚汉名城、屈贾之乡、革命圣地”之称,名胜古迹众多,吸引着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长沙又 可谓为“山水之城、文化之城、英雄之城”。

长沙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在许多外地人看来,长沙是座娱乐感很强的城市,令他们“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长沙没有夜晚,酒吧、洗脚城、洗浴中心、按摩院或 KTV陪你休闲到天明。有人说,你会看到半夜里的蜂拥和清晨猩红的眼睛。这座城市从不睡觉,湘江两岸永远弥漫着年轻、娱乐的荷尔蒙。


7、三毛《万水千山走遍——另一种移民》

圣荷西是一个不满三十万人口的首都,满街中国餐厅,几步便是一个。去了几家,营业都不算太兴旺,价格却是不公平的低廉。想来此地餐馆竞争仍烈,价高了便更不能赚钱。

去了一家中国饭店认识了翁先生。都是宁波人,谈起来分外亲切。那晚没有照菜单上的菜吃,翁先生特别要了“清蒸鱼”给我尝。

这份同胞的情感,没有法子回报。也只有中国人对中国人,不会肯在食物上委屈对方,毕竟我们是一个美食文化的民族。


8、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我的图书馆》

一想到清华图书馆,一股温馨的暖流便立即油然涌上心头。

在清华园念过书的人,谁也不会忘记两馆:一个是体育馆,一个就是图书馆。

专就图书馆而论,在当时一直到今天,它在中国大学中绝对是一流的。光是那一座楼房建筑,就能令人神往。淡红色的墙上,高大的玻璃窗上,爬满了绿叶葳蕤的爬山虎。解放后,曾加以扩建,建筑面积增加了很多;但是整个建筑的庄重典雅的色调,一点也没有遭到破坏。与前面的雄伟的古希腊建筑风格的大礼堂,形成了双峰并峙的局面,一点也不显得有任何逊色。

至于馆内藏书之多,插架之丰富,更是名闻遐迩。不但能为本校师生服务,而且还能为外校,甚至外国的学者提供稀有的资料。根据我的回忆,馆员人数并不多,但是效率极高,而且极有礼貌,有问必答,借书也非常方便。当时清华学生宿舍是相当宽敞的,一间屋住两人,每人一张书桌。在屋里读书也是很惬意的。但是,我们还是愿意到图书馆去,那里更安静,而且参考书极为齐全。书香飘满了整个阅览大厅,每个人说话走路都是静悄悄的。人一走进去,立即为书香所迷,进入角色。


9、梁晓声《论敬畏》

值得人类敬畏的事已经不多了,却更有质量了。

比如法律,人类每曰之为“神圣的法律”。法律无情,故人再之;法律公正,故人敬之;法律的天平一旦歪斜,全社会的心理平衡便紊乱了。

所以人需要对法律保持敬畏。这种敬畏符合普遍之人的理性但世界上所有的法典加在一起,也还是不能尽然解决人类社会的全部是非问题。有相当多归不进法律的是非问题,依然和人类的心是怎样的有关。

所以除了法律,人类的文化主张还要敬畏良心的谴责。良心者,好的心。善为好,故良心首先是善良的心。倘不善良,一颗搏动了八十年的心,即使还像运动健将的心一般跳得强劲有力,那也只能说是一颗好的心脏而已。这样的人,是没良心可言的。没良心可言的人难以长久,虽不好但也不至于坏的人,其坏是迟早之事。因为,他以为他没犯法,而实际上,他已站在法律电网的边沿,任何一阵诱惑的风,都极可能使他跌入犯法的罪过坑里。并且,站在法律边沿之人,每有一种试探法律权威的冒险念头,以及擦边而过的侥幸者的沾沾自喜,这也都是最终导致其跌下去的原因。

良心不在法律的边上。良心在法律的上空,无时无刻地照耀着法律。故良心又叫“天良”。虽无形,但有质。倘无良心的照耀,连法官也会成为坏法官,结果导致法律腐败。


10、许地山《生》

我的生活好像一棵龙舌兰,一叶一叶慢慢地长起来。某一片叶在一个时期曾被那美丽的昆虫做过巢穴,某一片叶曾

被小鸟们歇在上头歌唱过。现在那些叶子都落掉了!只有瘢楞的痕迹留在干上,人也忘了某叶某叶曾经显过的样子;那些叶子曾经历过的事迹唯有龙舌兰自己可以记忆得来,可是它不能说给别人知道。

我的生活好像我手里这管笛子。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甚至天中的风雨雷电都不时教给它发音的方法。

它长大了,一切教师所教的都纳入它的记忆里。然而它身中仍是空空洞洞,没有什么。

做乐器者把它截下来,开几个气孔,搁在唇边一吹,它从前学的都吐露出来了。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