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飞山禅寺谨遵佛制,秉依律典,于2022年5月16日(农历四月十六)举行结夏安居仪式。
2022年5月16日(农历四月十六)至2022年8月15日(农历七月十八)为结夏安居期。结夏安居共三个月,为期九十天。
在这期间,僧众需结界禁足,放下万缘,不无故外出,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专心修道。僧众各个精勤修持,锲而不舍,安心办道,在佛陀时代每次安居结束都有许多比丘证道,结夏安居,其德汪洋。
“禁足安居,乃如来之仪轨;识心达本,是释子之行门。道在人行,功由日进。”(《百丈清规证义记》)
中国安居制度的缘起
中国安居制度虽承袭于印度,但并非完全沿用,而有部分变通之处。古德按气候及风俗民情的实际状况而定,一般以每年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而此时期正值中国的夏季,故称夏安居,又称雨安居,或结夏、坐夏、坐腊、结制等。
中国行安居的制度是开始于姚秦时代,其时由于《十诵律》、《广律》等的传译,都详细解说安居的作法,中国僧人乃依之而行结夏。
唐宋以降,安居制度逐渐成为禅宗丛林道场的清规之一。此外,丛林寺院参照“结夏”的制度,以每年十月十六日到翌年正月十五日间,也进行“冬安居”。近代有些寺院道场更进一步实行“结冬参禅”、“结夏讲经”的“冬参夏讲”制度。
结夏安居是僧众修行制度之一,在安居之始,得举行一定的法会仪式,以公告安居开始。元代以来,安居仪式都在安居开始前一天举办,由长老大德讲解各项礼仪,以令僧众于安居期内能专心精进修道。
安居圆满则称为解夏、解制或安居竟。据《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犍度〉载,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即安居九十日的最后一晚,大家仍齐聚一堂,检讨各人在三个月期间,言行有无违反戒律,也可互相指出对方的错失。若有犯戒者,则要当众忏悔,这一天就称为僧自恣日或佛欢喜日。
安居修福田
作为在家居士,我们应当了解结夏安居的由来及佛陀制定这一制度的悲心,可以为安居期间的僧团提供充足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护持出家人安心修道。
佛、法、僧三宝,全赖僧宝扶持,若无僧宝,佛、法二宝无人流布,善根无处培植。僧之所以称僧宝,是具有发心离俗、毁坏形好,永割亲爱、委弃躯体命、志求大乘这五种净德,因此,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
《增一阿含经》云:“能施众僧者,获福不可预计。”供养僧宝可得五种利益:身相庄严,气力强盛,寿命延长,快乐安稳 成就辩才。
不论是古时的安居,亦或现今的安居,都是为了摒弃外缘、收摄身心,策修进道,积累福德资粮,成就一切善法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