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传承湘南木雕艺术,雕刻郴州文化名片
传承湘南木雕艺术,雕刻郴州文化名片
Wed Apr 26 14:40:00 GMT+08:00 2023

郴州市地处南岭山脉(骑田岭)、罗霄山脉交汇处,湘、粤、赣三省联通,因独特的地貌地理,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多样,加上多文化元素融合形成的传统村落民间民俗文化,为砖瓦木石结构建筑体建设使用各类木材和木雕(含根雕、竹雕等)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和人文环境。湘南(民居)木雕历史悠久,在清中晚期至民国初期达到鼎盛,木雕手工艺达到了最高水平,随后逐渐衰落。


现在郴州市城乡遗存的古民居、古祠堂、古戏台、古寺观、古书院等建筑体上的木雕艺术品,大多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湘南(民居)木雕主要是作为传统建筑体的建筑装饰而存在的,多雕刻在大门、厅门、梁枋、斗拱、天井、楼阁、门窗、隔扇、屏风、神龛、宗祠、戏台等上。其次是作为家庭生产用具、生活用品,如家具中的床、桌、椅、柜等的装饰而存在。再次是作为民间祖先、英雄、神仙等神灵崇拜雕刻的各类神像安放在神龛(台)供祭拜而存在,起着展承文化和美化教化的双重功能作用。


湘南木雕作为郴州民间传统艺术是湘南地区独特风土人情等民风民俗的真实写照。湘南木雕艺术主要是民间传统手工艺美术家创作生产,拥有自由、活泼、神韵的特征,湘南木雕传统手工艺美术的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题材多样(动物、植物、神话(传说)故事、戏文故事、地方故事、宗(家)族故事、宗教故事、历史故事等都可为素材创作);选材多样(地方生长的樟木、柏木、杉木、楠木、榆木、乌木、枣木、松木、桃木、黄杨木等百木皆可入雕,就地取材);手法简练(刀法古朴淳厚简巧且粗狂;以线造型(造型精奇流畅,形象刻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民俗味浓(民俗底蕴为祈福纳吉镇邪、祭祀先祖神灵、和睦家族亲人、明理言志修身等民间信仰习俗)。


在木雕文化内涵和雕刻形式上借鉴微州木雕基础上形成具有了湘南地域性特征,集中体现了湘南本土性的人文(儒家思想、天人和一以及易经风水等)精神和价值追求。 2009年6月,临武县率先将湘南(民居)木雕申报为郴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1年12月,郴州市文旅广体局整合临武县、北湖区、桂阳县的力量,将湘南木雕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省级非遗项目,湘南木雕进入了保护传承发展的新起点。





 为进一步了解湘南木雕传承情况,2023年4月23日,郴州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专家组到北湖区对湘南木雕进行调研指导。专家组成员走访了北湖区湘南木雕传习所(传承基地),并召集湘南木雕市级传承人钱香舟等人座谈。在座谈时,湘南木雕市级传承人钱香舟详细介绍了自已师从父亲学艺到自已授徒传艺和从事木雕生产的情况,以及面临的生产与传承的困难。


钱香舟说,纯工手雕刻的木雕作品,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灵魂有价值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艺人来说也是自身修养提高的过程。但纯手工雕刻木雕作品,耗费工时太长,技能要求太高,经济效益又太低,现今很难吸引年轻人来学习木雕艺术了,我带的几批徒弟,绝大多数都离开了我,并不从事手工木雕了,传承面临断代困境,我也深感苦闷。我现在仍坚持手工雕刻木雕作品,木雕小作坊生产也难以圹大规模,但我仍将继续尽力办好湘南木雕传习所,并创造条件规划扩建为湘南木雕传承基地,通过家族传承和联合大专院校办培训班等形式,带徒传艺,让木雕艺术得以传承下去,恳请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给予支持与扶携。






在座谈交流时,原郴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黄元强、原郴州日报总编姜贻伟两位专家认为,湘南(民居)木雕是最能代表郴州民间工艺的一张文化名片,深受社会各界喜爱,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和艺术风格。受现代机械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传统手工木雕艺术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郴州市许多传统村落的古建筑体和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体的木雕修缮,因外来木雕(匠)艺人及用机械手段而变得面目全非。象钱香舟这样仍能坚持下来用手工雕刻木雕作品的民间艺人少之又少了。年轻人一代学习手工木雕艺术的兴趣也不大,湘南木雕将陷入后继无人传承的境地,木雕产业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两位专家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湘南木雕保护传承工作,主导发挥政策法律扶持和市场引领培育的职能,为手工木雕艺人搭建广阔、持续、有效的保护传承发展平台,让历史悠久的湘南木雕艺术得以薪火相传和创新发展。


郴州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干部谭孝红表示,要重点支持湘南木雕传承人坚守传承湘南木雕这一古老的手工艺术和传统韵味。同时,又要鼓励敢于创新,适应市场需求,将作品的传统风格与现代气息相融合,塑造湘南木雕工艺的市场文化品牌。


郴州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馆长(主任)李英姿指出,湘南木雕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后,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的任务就更重了,要组织协调整合临武、北湖、桂阳等地的政府部门力量和传承人队伍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湘南木雕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工作。当前,郴州市的湘南木雕传承以个体传承经营为主,力量单薄,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要积极努力争取政府从传承人申报(壮大传承人队伍)、传习所(传承基地)建设、企校联合开设木雕艺术培训班、专项资金(保护经费、产业经费等)支持、木雕产品展营销、提高木雕艺人的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给予全面、持续、务实、有效的保护传承发展。


原郴州市文旅广体局副局长、一级调研员周作明强调,湘南木雕不仅是郴州(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郴州人民的文化认同与身份标识。湘南木雕在于它的手工木雕技艺的历史传承和艺术价值以及郴州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寄托。湘南手工木雕作品仍具有很高的保护传承价值(工艺价值、传承价值、观赏价值、实用价值、收藏价值、研究价值、经济价值等),在当下城乡(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保护、非遗保护的新时代和乡村振兴的新机遇,湘南木雕这种彰显指尖工艺的匠人匠心雕刻艺术不应陷入人绝艺终的险境,而应以顽强的生命力传承延续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承担起保护传承发展的主体责任,在深化认识、珍惜遗产、重点保护、申报国遗(国家级非遗项目)、人才培养、保持特色、有机融合、文创发展、拓展市场、打造品牌、史料整理、学术研究、政策扶持、法律保障等方面形成强大持久的保护传承发展力,让湘南(民居)木雕凭借自身独特的手工技艺、文化底蕴和民俗价值转变成属于郴州的文化艺术名片。钱香舟作为有坚守和担当的湘南木雕传承人,至今仍坚持手工雕刻木雕作品,令人敬佩!要重点支持他做好家族传承和办好湘南木雕传承基地,将钱香舟规划创办的湘南木雕传承基地建设好、管理好、营运好,打造成传承、研究、培训(教学)、生产、营销、展览、文创、旅游等融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湘南木雕传承基地(市场化、产业化操作模式下对传统湘南木雕工艺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以示范带动、推进郴州市湘南木雕保护传承发展工作。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