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丝绸之路,你想到的可能就是沙漠驼铃、落日孤烟,实则在漫长的岁月里,丝绸运抵全球所依靠的并非只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有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古今中外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闽在山中,闽在海中,山海辉映带给福建先民广阔的视野,与面对未知的勇气。依山而居,乘风出海,在海洋文明的感召下,福建人用无所畏惧的行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段关于海洋的传说,留下一条以丝绸为名的海上贸易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专题页
已在国家公共文化云上线
扫码聆听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
看丝路古道焕新机
海丝文化续传奇
海上丝绸之路——丝绸
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原因很简单,因为由古代东方向遥远的西方运输的主要商品就是“丝绸”。丝绸对于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福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栽桑养蚕。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福建先民就开始从事纺织活动,武夷山、悬崖船棺墓葬中出土的距今3000多年的随葬物里,就出现了蚕丝织品。在福建省博物馆内,宋代皇城墓出土的354件丝织品用料名贵,技艺精湛,体现了当时福建的织造技艺。
汉唐时期,丝绸是大漠的驼铃,传递华夏的恢宏气魄。松原开海,丝绸是泉州湾里的灯塔,照亮世界进入海洋文明的路程。隆庆开海,丝绸是粤港出发的风范,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当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把机遇送到福建,又将创造怎样的未来?
来源--国家公共文化云
汨罗文物亮相“海丝•湘江和声——汉唐时期湘江流域对外交流遗珍展”
Tue Aug 30 16:59:00 GMT+08:0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