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株洲市石峰区文旅体局2020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株洲市石峰区文旅体局2020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Wed Dec 02 14:59:34 GMT+08:00 2020

 一、社会足球场的建设工作

基本情况:根据《株洲市2019-2020年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安排,今年在石峰区范围内的社会足球场建设场地有三块,分别是原十六中足球场(5人制)、雪峰岭公园足球场(11人制)、清水塘城市公园足球场(5人制)。我区主要负责原十六中和雪峰岭公园两个足球场的三通一平以及项目主体后期建设过程中的协调工作。目前我区三块足球场都已完成了最后的围网、灯光、草坪安装和铺设,主体建设全面完成,在全市走在前列。

存在问题:1.原十六中足球场和雪峰岭公园足球场分别位于清水塘和田心较好的地段,周边空余的场地较多,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2.足球场下一步的运营管理和作用发挥问题。

对策建议:1.建设石峰区清水塘全民健身中心。依托原十六中场地,重点建设集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于一体以球类运动为主的综合性全民健身中心,同时将石峰区教育中心办成足球特色幼儿园,将各类运动知识的室内培训作为区职工培训学校的一个特色内容。2.建设石峰区雪峰岭全民健身中心。完善雪峰岭体育健身公园的各项功能,在现有的标准足球场周围建设各类健身场馆,配套服务于田心新城建设,并组织承办各项省市足球等运动的体育赛事。

二、文化馆的搬迁工作

基本情况:石峰区文化馆于2016年7月完成改造升级,现为国家二级馆(当时评定标准为2000平方,现在二级馆标准改为4000平方),实际建筑面积只有1800个平方,实际使用只有1200个平方。目前在文化馆注册的群文团队共有71个,注册队员1500多人,全馆年均接待人数5万人次。非疫情期间,场地供不应求,成为制约团队发展的瓶颈,也是群众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因我区发展大局的需要,石峰区文化馆即将搬迁。根据《株洲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规划(2019-2021年)》株文创办发﹝2020﹞1号文件要求,新建或改扩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要全部按照国家一级馆建设标准(5000平方)进行规划建设。

对策建议:我局和区财政局的同志实地查看了原株化俱乐部和原株冶俱乐部,综合考虑上级有关规定和我区文化馆目前的现实情况以及发展需要,我局建议搬迁后的文化馆设置在原株冶俱乐部。株冶俱乐部含周围附属设施一起超过6000平方,达到一级馆的标准,且交通方便,辐射人群广,影响力大。建议将株冶俱乐部打造成我区十四五期间文化事业的地标性建筑——石峰区文化活动中心。对外按一级馆申报,但区文化馆实际布局和使用不低于2000平方即可,其它超出部分面积建议布局与文化教育相关的课外辅导培训等业态,并采取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实现以馆养馆的目的。

三、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工作

基本情况:九郎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000余公顷,交通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核心景点秋瑾故居自完成修复对外开放以来,不断进行提质改造,丰富展陈内容,提升文化内涵,开展各种活动,目前已是株洲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年时间,接待游客40余万人,逐步成为“文物修复的典范、文化传播的平台、思想教育的基地、城区旅游的龙头”。目前,由绿色九郎文化旅游公司负责该片区的整体开发和运营,他们目前引进了四季花海户外游乐体验(包括飞行基地、亲子游乐园、绳网乐园等)、户外拓展基地、绿心绿道观光游览、秋瑾故居红色教育研学等项目,人气越来越旺。

存在问题:由于缺乏游客集散中心和大型停车场等相关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存在“景点留不住客,游客花不出钱”的现象,没有充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担心承载能力跟不上,公司和旅游部门不敢做大规模的引导和宣传。

对策建议: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氛围。选择合适地址修建游客服务中心,实行套票政策,建立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将文化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实现整体对外营销,全方位打造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交通路网体系、旅游集散体系、旅游厕所服务体系、安全保障服务体系、餐饮住宿服务体系、旅游购物服务体系等完整的服务脉络,让游客能够走进来看、留下来游,有效带动地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四、工业文旅融合发展工作

基本情况:石峰区工业文化得天独厚,工业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清水塘地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布局的冶炼化工基地,高峰期曾聚集了五矿株冶、中盐株化等261家企业。清水塘老工业区启动搬迁改造后,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将在此地建设清水塘工业遗址公园和湖南省工业博物馆,将打造国家级工业遗址主题文旅综合体和工业产业改造升级的文创示范区。田心地区是轨道交通产业企业的聚集地,拥有株机超级碗、存车场、制造车间、培训设施等一大批先进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文旅资源。

存在问题:核心资源在清水塘公司和几大主机企业,我区发展工业文旅缺乏有力抓手。

对策建议:城立区级平台公司,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与清水塘公司和几大主机企业合作,整合资源,串珠成链,把石峰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工业旅游目的地。依托城市候机厅、戴丝酒店等交通住宿条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引流综合体,把园区建设成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以及自然人文旅游的集散地,全方位为客户提供服务。利用株机、株所、电机及相关规模企业现有生产线或高新技术产品作为工业旅游吸引物,满足游客对高科技和现代工业产品好奇与向往。在新建工业项目规划建设时,在满足生产、科研前提下,做到即是工厂车间,又是新型旅游景点。深入挖掘田心老工业基地中众多优秀工业人物和无数引人入胜的产业故事,利用现有工业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迅速获取新的市场空间。

五、文旅体经济工作

基本情况:今年市局给我区安排的目标任务是:住宿业营业额增长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1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报酬增速15%,四上企业培育任务2家(1家住宿业,1家服务业)。今年1季度,我区住宿业营业额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50%以上。通过协调,二季度比去年同期降幅缩减到20%以内,三季度预计比去年同期降幅进一步缩减到10%以内。到目前培育四上企业服务业1家。

存在问题:受疫情影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和住宿业持续不景气。清水塘地区的企业退出也对清水塘片住宿和文化产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影响。

对策建议:主动服务,积极协调,加强调度。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争取补助,对他们经营上的一些需求给予帮助。积极协调税务、统计、工商等部门,优化申报流程,上门做出政策解释,打消思想顾虑。及时掌握全区整体情况,平衡各企业的数据报送。

六、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验收工作

基本情况:我区的主要指标均已完成任务,区级图书馆和文化馆都为国家二级馆,并正常运行;五个街道综合文化站和45个社区(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率达到100%;各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都能正常开展。

存在问题:个别社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存在被侵占、挪用现象;有的街道和社区的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时间不达标;有的没有做到数字化服务;有的活动资料缺失严重;有的没有特色品牌活动;有的站办业余文艺团队达不到4支;区图书馆的藏书量不达标等等。

对策建议: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加大投入、加强协调。

七、二十四小时智能书屋的建设和运营维护工作

基本情况:近年来,石峰区充分整合利用区图书馆、“建宁驿站”等公共资源,重点建设了石峰商贸大厦、清石广场、五金机电市场等3个免费开放的“24小时智能书屋”,配置了空调、监控、饮水机、阅读桌椅、自助借还书机等设施设备,提供了少儿教育、文学、历史等类别的书籍,极大方便了广大读者的借阅,有效推动了全民阅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要新建两所“24小时智能书屋”。

存在问题:一是原有的3所二十四小时书屋的日常维护运营和电费及网络费用没有安排单独的资金;二是新建书屋没有安排专门预算,至今无法实施。

对策建议:我们一是积极协调市馆,帮助解决书屋图书更新的问题;二是积极向市局争取支持解决部分书屋运行维护的费用;三是请求政府在下一步的债券资金中对新建书屋的经费给予安排和解决部分运行费用,让政府的承诺和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八、两个特色工作

(一)开办了中国首家社区绘本中心——悦·绘本中心暨株洲市石峰区图书馆君悦分馆。积极探索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事业(重点倾向儿童阅读及基础素养培养)与株洲长房海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中国首家社区绘本中心——悦·绘本中心暨株洲市石峰区图书馆君悦分馆,为石峰区的儿童素养提升及阅读服务提供公共服务基地。长房公司负责提供公益图书馆面积不低于室内200平方,室外根据场地情况提供公益活动空间,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承诺3年内每年投入不低于价值100万元,针对儿童开展的免费服务项目。8月23日举行了开幕和揭牌仪式,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旅体局相关领导参加并给予了高度肯定。

(二)开办了槐庭书院秋瑾讲坛。为更好的发挥秋瑾故居红色基地和文化阵地作用,今年5月开始,我们开办了秋瑾讲坛,通过不断深入挖掘秋瑾文化、秋瑾精神内涵,整合故居具有的红色研学旅行、爱国主义教育、海峡两岸交流、公共文化传播、科学知识普及等多种职能,面向党员干部、中小学生以及大众群众,有计划地开展系列讲座活动,进一步讲好株洲故事、石峰故事和秋瑾故事,力图将秋瑾故居打造成红色精神的宣传阵地、文化艺术的传播平台和干部群众的精神家园,成为一张具备石峰特色的文化名片。4个月以来,共举办讲坛系列活动7场,活动主题包括“株洲炎帝文化与九郎山历史探源"“工业题材版画创作与欣赏”“相约槐庭.端午诗会”“走近秋瑾.诗歌朗诵专场”“遇见秋瑾.创新性开展党团员党性教育活动"等方面,现场参加的人数达600多人,线上观看的人数近4万人。讲坛的开办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肯定与支持,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与支持。

九、一点请求

根据三定方案石峰区文旅体局共有编制10个,但目前在编人员只有8人(其中2人为改非人员,1人今年退休,1人明年退休),而石峰区文旅体局承担辖区内所有的文化、旅游、体育,及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创文、扫黑除恶专项督查等相关工作,按照正常情况安排人员已显乏力,如出现重大活动或重要工作安排,即使全局出动,都倍感力不从心,大大的降低了办事效率。为此特请求新增1名事业编工作人员。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