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农家书屋培训资料
农家书屋培训资料
Thu Dec 03 11:18:00 GMT+08:00 2020

农家书屋培训资料

 

一、农家书屋的含义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籍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

二、农家书屋成立的背景:

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把各部门、各地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类似项目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同步推进,实现资源整合,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国内外各界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捐助,农家书屋建立之后,将按照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

三、农家书屋承办的意义

正是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如何解决农村文化共享的问题,就是享受文化的成果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农家书屋的建设使农民的权益得到保护。

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包含了文化建设。

农家书屋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的欢迎与支持。集中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农家书屋为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农家书屋改善了农民的读书条件,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从现实情况看,农村的公共图书服务事业,是农村文化事业最薄弱的环节。

建设新农村,农民群众是主体,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是关键。让农民群众掌握文化知识,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农家书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有利于建设文明村风。农家书屋如同村民共有的书房,为广大农村带来了书香气息,提升了农民文化生活品位,把农民由牌桌拉向了书桌,读书声冲淡了麻将声。农家书屋进祠堂,使先进文化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农家书屋学校,更加丰富了农村学生课外阅读内容,让家庭贫困的农家孩子能读到自己心爱的图书。农家书屋进村部,拓展了农村基层组织传播文化的功能。

2、农家书屋工程为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一个重要“抓手”

广大农民群众有享受基本文化生活的权益。党的十七大要求“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篇章中明确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农民群众不仅有得到衣食住行基本物质保障的权益,还有读书看报等基本文化生活的权益。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农家书屋工程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一样,是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解决农村“看书难、买书难”问题,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的成果,为改善农民群众的民生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家书屋工程是离农民最近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农家书屋直接进村,农民群众的感受最深,受益面最广。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不间断的文化服务,让最偏远的农村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文化关怀。农家书屋是小题目可做大文章。不少农民群众都深有体会地说:“农家书屋离得近,又是村里人自己管,就跟自己家里建了间书房一样。我们乡下人看得见、用得上。老表们最欢迎这样实实在在的项目。”所以说,农家书屋工程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四、目前农家书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些地方对建立农家书屋认识不到位。认为国家要求建立农家书屋,就腾个房间,摆上一些图书,到时候领导检查有这个农家书屋就行了。二是缺乏管理。很多农家书屋建起来了,但是没有专人管理,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出现农民借阅之后书有被撕页、遭破坏的现象,有些甚至有借无还。三是图书种类的问题。农家书屋的图书有的来自相关部门的捐赠,但是不一定适宜本村农民的需求。四是农民问题。农民还没有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的重要性,而且文化水平又偏低,自认为种庄稼,人家咋种咱咋种,感觉自己也看不懂那些书,所以根本不走进农家书屋。

五、怎么样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第一,要配备专职人员,在保证书屋定时足时开放的同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全面掌握农家书屋管理知识,做到将书刊、杂志合理分类、有序放置,并定期打扫书屋内的卫生;第二,要及时更新书刊、杂志,让农民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特别是对农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以及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第三,书屋内的书刊、杂志要符合农民的口味,尽量使书籍姓“农”,要结合农民的需求,多添置一些种植、养殖方面的书,让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第四,加大宣传力度。不定期地邀请有关农业专家在农家书屋为农民授课,借助农家书屋的书为他们讲解有关农业生产知识。同时发挥管理员作用,针对本村实际情况,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农民从书中寻找解决办法,从此以往,农民自然会认可书籍给予他们的帮助,从而自觉地走进农家书屋。第五,结合村级活动,扩大书屋影响力:把书屋与党课、远程教育、留守儿童相结合,充分利用书屋的图书资源,提升书屋教育功能。第六、每季度开展一次读书日、读书交流会以及在寒暑假时把书屋当成中小学生寒暑假阅读教育基地。第七,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平台作用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开展知识讲座、讲故事、征文等主题读书活动,吸引人们到农家书屋读书;不仅要成为农民群众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更通过开展丰富多

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延伸为村民休闲娱乐的根据地。

总而言之,农家书屋是村民学习知识技能,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地点,发挥好农家书屋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升村民的知识技能,提高村民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还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