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2020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湖南渔鼓”研培班结业典礼暨汇报演出在湖南衡阳市举行。
本次研培班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主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是为贯彻落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进一步落实《曲艺传承发展计划》,重点面向基层、面向民间曲艺表演团体,着力为以湖南渔鼓为重点的曲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群提供的集中系统培训。
“湖南渔鼓”研培班结业典礼暨汇报演出现场
研培班于10月25日在湖南衡阳开班,为期一个月,来自常德、衡阳、永州、张家界等6个市州的渔鼓艺人、渔鼓编创人员以及非遗保护工作者共3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学员中既有邹昆山这样的湖南渔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有赵家铸、汤子豪、江正清等年轻一辈的渔鼓从艺者。其中,年龄最大的张辉明今年67岁,已从艺30余年,年龄最小的汤子豪只有20岁,从艺时间不足一年。
据湖南省文化馆馆长、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叶伟平介绍,本次研培班的课程安排了非遗法普及、曲艺基本概论、渔鼓作品创作与赏析、活动策划与组织、非遗传播与推广以及舞台形体、化妆、台词训练、现场教学等,内容丰富、涉猎广泛。在师资方面,既邀请了国内、省内知名的曲艺名家为学员讲授曲艺理论和创演规律,又邀请相关领导为大家宣讲了非遗保护工作和相关政策。既有理论知识学习,也有形体、台词等实操训练,还有交流讨论和现场考察,方法多样,形式活泼。
“湖南渔鼓”研培班结业典礼暨汇报演出现场
“湖南渔鼓”研培班结业典礼暨汇报演出
在结业汇报演出中,学员们将所学所得进行创作,排练出12个渔鼓作品呈现给观众。其中,既有新创作品,也有改编的传统经典作品;既有传统的单人渔鼓,也有女子群口渔鼓、男子群口渔鼓、混合群口渔鼓等新尝试。
“湖南渔鼓”研培班结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