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每日“疫”读|中华古诗词赏析之《诗经》篇(三)
每日“疫”读|中华古诗词赏析之《诗经》篇(三)
Sat Feb 22 08:00:00 GMT+08:00 2020


疫情期间读什么?每天学点古诗词,做一个高级宅!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诗经》中的《国风·秦风·蒹葭》和《国风·王风·黍离》。


1

国风 · 秦风 · 蒹葭


[周] 无名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评析:此诗为先秦时代汉族民间情歌。全诗三章,每章八句。首章“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后面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此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晞、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涘、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2

国风 · 王风 · 黍离


[周] 无名氏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评析:本篇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此诗三章结构相同,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全诗由物及情,寓情于景,情景相谐,在空灵抽象的情境中传递出闵意情怀,蕴含着深沉的忧国思国之情。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