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艺术品鉴赏》作者 邹婧博士 近照
-新书作者邹婧博士简介-
邹婧(1984-),青年学者,博士,湖南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湖南工业大学艺术品鉴专业教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品鉴与收藏、服饰文化与理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南设计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研习书画,擅长文学创作,以拿过画笔的手操刀文字,行止由风。公开发表专著3本,主编教材7本,发表报刊文章50余篇,设计类学术论文30余篇,近年主攻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著有《艺术品鉴赏》上、下两册、《世界经典服装设计》、《世界经典首饰设计》、《美术概论》、《长衫旗袍里的民国》等,应邀译著海外畅销书籍数本。在大学任教以来,参与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数十项。一直教授艺术专业鉴赏类课程,多年执教《文玩品鉴》、《玉器与古家具鉴赏》、《陶瓷鉴赏与收藏》等课程的经历,累积大量的实践经验,在鉴赏玉器、陶瓷等门类有独树见解。
-主要代表作-
专著、教材
本书的作品精选了我国各类别艺术品里经典的代表性作品,以文译图的方法,试图从多角度、多层次鉴赏这些艺术精品,同时也将具体作品的鉴赏与此类艺术品的整体发展规律和鉴赏要点相结合。书中,作者穿越自己经年的阅读思索与鉴赏经验,以独特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表达,带我们领略艺术珍品里的雅致与风情、趣味与灵性。
新书《艺术品鉴赏》上册封面
新书《艺术品鉴赏》下册封面
所谓“盛世收藏”,随着近几年人民经济条件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品位也不断提高,同时也出于身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子民的骄傲,越来越多的人将其目光投向了艺术品收藏这一领域。
对于从事艺术品鉴赏相关工作的人来说,不仅需要才华,更需要坚守,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器物,更是文化和精神。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我,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从小便对收藏情有独钟。林林总总的各类邮票,算是我早年迈入收藏界的开端。我把所有的压岁钱都用来逛古玩市场,收集我的“小艺术品”,当然期间交了不少“学费”,也学到了许多收藏知识。上大学后,每到寒暑假,我便宅在家中不知疲倦地摆弄喜爱的小物件,写文章,极少出门,颇有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态势,深深地沉浸在这个无比广阔的世界。每一件艺术珍品所讲述的背后的故事,会吸引着我、牵绊着我,我心甘情愿地沉溺在那一件件艺术品的精彩乐园中,深深地眷恋。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可也比不过这份古老与神秘让我心之向往。
庆幸的是,在高校从教后,凭着常年的熏陶和自身的悟性,加之刻苦学习钻研和多年的实战经验,有机会担任一心向往的《艺术品鉴赏》课程的讲授。为了弥补时下鉴赏类高等教材的空缺,萌生了撰写此书的初衷。
在我看来,从事古玩鉴定,不读书不行,但读死书不注重市场实践和总结也会误入歧途。工作后,我不断深造,重视实践积累,向大师求教,努力做好一名为金字塔学子引路的专业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研习字画、宝石鉴定、茶道、中医等等,闲暇时间会为对传统服装与首饰感兴趣的学员做以儒释道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讲座,讲授《传统服饰鉴赏》。从不停歇,从不懈怠,从不虚度,依旧过着忙碌而充实的日子。当然,我也继续做着我的文字梦,那是夜半三更,电脑前的点点微光,字字珠玑记录着我理解的每一件艺术珍品背后的故事。
记得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中说,成功更多靠的是毅力与坚持,能力在其次,我很感激自己的坚持。正是自己长年累月的坚持,才争得这每一分每一秒去观察、思考、去研习,也正是这一点一点的积累,才有了多年后这本得以成书的《艺术品鉴赏》。翻开书稿,我久久凝视,只有我明白,这字字铅印,印的不是字,是无数个夜晚我与星月相邀的回忆,灯下翻阅古书、资料,挖掘这些千年国之重器背后的故事;无数个夜晚,我也会揣摩自己手头心爱之物,遐想这些碟碟罐罐之间的故事。这些一点一滴的积累终于使得这本书得以成稿。把玩艺术珍品、阅读相关文献是件快乐的事,这个过程我很享受,自己是个很有韧性的人,会把艺术品鉴赏长久地坚持下去。当然,也希望可以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尽一些绵薄之力。我甘愿做一个点灯人,夜里将黑唤醒,即便一灯如豆,亦可曳起微光。
编写过程中参考使用了部分出版物及网站的图文资料,在此谨向有关资料的提供者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还有部分图文资料的版权难以一一核实,且联络渠道不畅,我们在此深表歉意,并欢迎作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按国家稿酬标准付酬。由于时间原因和编者水平所限,还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行及读者们批评指正。
最后,要特别感谢朱和平教授、吴培华教授等前辈给予本书的意见与指导,在书籍编写与出版过程中,包装设计学院领导和老师、同仁们给予本书的支持与付出,在此一并谢过!
Sun Nov 17 15:19:00 GMT+08:00 2024
Tue Nov 12 16:23:00 GMT+08:00 2024
Tue Nov 12 16:16:00 GMT+08:00 2024
Tue Nov 12 16:04:00 GMT+08:0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