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湖南省博物馆添珍宝!获得建馆以来最大海外捐赠
湖南省博物馆添珍宝!获得建馆以来最大海外捐赠
Fri Sep 07 15:46:59 GMT+08:00 2018

最近湖南省博物馆又有一个好消息


38件巴考沉船出水文物入藏省博


微信图片_20180907154833.jpg


5月16日,德国提尔曼•沃特法先生巴考沉船


出水文物捐赠仪式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


38件造型丰富、质量精美的陶瓷器


将永久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这是湖南省博物馆建馆以来最大的一次海外捐赠。


微信图片_20180907154836.jpg


沃特法于1996年在德国成立水下考古探险打捞公司,先后发现并打捞了鹰潭号沉船、明朝永乐年间的巴考号沉船以及装满唐朝宝物的“黑石号”沉船,同时,沃特法长期与沿海国家合作,致力于水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保护,并通过出水文物发现和利用的过程,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各国间的文化交流。


微信图片_20180907154835.jpg


本次沃特法先生共捐赠巴考沉船出水陶瓷文物38件,


其中东南亚陶瓷器23件、中国瓷器15件,


有龙泉窑青瓷刻卷草纹碗、明代景德镇酱釉香炉、


景德镇青白釉印花碗、各类东南亚青瓷罐等。



微信图片_20180907154839.jpg


巴考沉船位于印度尼西亚卡里马塔海峡西侧的巴考岛海域。据推测,该船应该是从中国南部沿海出发的走私商贸船,它途经泰国贸易,目的地可能是爪哇(印度尼西亚)的港口。


依据船上大量的“永乐通宝”铜钱和船身木材的碳14年代测定,最终确定了该船年代是与郑和下西洋同时代的15世纪早期。值得一提的是,该时期是明朝严厉的海禁时期,因此这艘商贸船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这批珍贵的沉船陶瓷器,大多制作精良、匠心独具,它们不仅是明代初期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见证物,也彰显了15世纪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深入的文化交流,对研究“一带一路”相关课题有重大学术价值。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