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全国花鼓戏来湘聚】名家喜相逢 共叙花鼓情
【全国花鼓戏来湘聚】名家喜相逢 共叙花鼓情
Wed Nov 07 14:40:05 GMT+08:00 2018

11月5日,作为第二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的重要内容,“全国花鼓戏名家喜相逢”座谈会在长沙召开,来自湖南、安徽、湖北的花鼓戏各流派传承人、院团负责人、戏曲评论家齐聚一堂,围绕花鼓戏人才培养、精品创作、文化惠民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为花鼓戏发展共谋良策。


640.webp (28).jpg

座谈会现场


640.webp (29).jpg


花鼓戏(皖南花鼓戏)国家级传承人:杨玉屏


     “皖南花鼓戏拥有一定的观众基础,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但仍存在传承难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通过开设皖南花鼓戏艺术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开办皖南花鼓戏博物馆等方式,让皖南花鼓戏继续闪耀光芒。”


640.webp (30).jpg


湖北襄阳花鼓戏剧团团长:张青松


“在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演出中,我们以幽默诙谐的小戏为主,充分发挥本土语言与音乐优势,引发学生对花鼓戏的兴趣;在剧目创作上,以现实生活为蓝本,紧跟社会步伐,创作了一批精准扶贫、打黄扫非等具有正能量、歌颂真善美的剧目,深受群众欢迎。”


640.webp (31).jpg


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院长:魏传宝

 “2011年,岳阳市以整合资源,集中打造文化品牌为目的,将原岳阳市巴陵戏剧团和原岳阳市花鼓戏剧团进行资源重组,成立‘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加挂‘岳阳市艺术剧院’牌子,先后创作了《将军谣》《市长夫人》《补票》《今天有客来》等一批反映时代特色的优秀花鼓戏剧目。”


640.webp (32).jpg


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省级传承人:李赛俭

“邵阳花鼓戏群众基础好,老百姓爱看戏,我们这一代有责任、有义务为花鼓戏的守本创新、人才培养等发挥余热。”


640.webp (33).jpg

花鼓戏(长沙花鼓戏)省级传承人:贺艾芸

“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为全国花鼓戏交流切磋、共谋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越多越好,作为传承人,我甘为花鼓戏事业奉献。”


640.webp (34).jpg


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市级传承人:尹东海


 “2014年,我们打造了‘周末百姓剧场’,以‘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运作形式,向市民免费发放门票,内容以衡阳本土花鼓戏为主,广受市民欢迎和好评。但在培养人才上还存在好演员进不来,新人不愿学的困惑。”


640.webp (35).jpg

花鼓戏(长沙花鼓戏)省级传承人:叶俊武


 “出人出戏是首要任务,传承工作任重道远,今后还需加倍努力,让花鼓戏事业更上一层楼。”


640.webp (36).jpg


花鼓戏(长沙花鼓戏)省级传承人:龚谷音


 “建议对‘戏曲进校园’的剧目进行甄选,注重挖掘、整理一批适合学生的小戏,如《捉泥鳅》《盘花》等就很适合,同时要突出戏曲教育目的,比如可以展示戏曲服饰文化。在传承上,不只是教内容,还要传承老一辈艺人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格。”


640.webp (37).jpg


花鼓戏(长沙花鼓戏)省级传承人:钟宜淳

  “我谈三点感受,一是花鼓戏要演人民之所爱,演人民之所需;二是花鼓戏要从生活出发,向生活学习;三是花鼓戏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脉搏。希望全国花鼓戏各流派拧成一股绳,让花鼓戏站稳脚跟。”


640.webp (38).jpg


花鼓戏(长沙花鼓戏)国家级传承人:李小嘉

  “要做好传承工作,除了传授技艺,也要将思想作风、剧种风格传承下去,近年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开展了‘省花讲堂’、戏迷见面会等多形式活动,来激发传承与发展活力;在剧目上,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实施‘三并举’原则,经典传统剧、新编历史剧、现代戏齐抓,走出了一条宽阔的‘省花路子’。


640.webp (39).jpg


戏剧评论家:李道国  

“我对湖南花鼓人才辈出表示惊叹,希望湖南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这块牌子一直做下去,我也会一直关注。”


640.webp (40).jpg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鄢福初

“花鼓戏发展要把好艺术本体关、扎根生活关和为人民服务的导向关,以创作更多精品力作。以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为平台,湖南花鼓戏将与全国各流派花鼓戏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640.webp (41).jpg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刘振平


“要进一步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进一步扩大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的影响,并运用新的传播手段,扩大活动的观众覆盖面,充分发挥其对交流和传承花鼓戏艺术的作用。”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