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碧水丹霞,银都新风
碧水丹霞,银都新风
Tue Dec 08 11:06:33 GMT+08:00 2020


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永兴县,是开国大将黄克诚的故乡,享有“中国银都”美誉,曾获“湖南省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等称号。


微信图片_20201208104344.jpg


10月2日,由中国摄影报社、郴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办,永兴县文旅广体局、永兴县文联承办,永兴县摄影家协会协办的中国摄影报“走进中国银都·永兴”摄影大讲堂走进了拥有碧水丹霞、彰显银都新风的永兴,邀请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熊汉泉带来讲座《带着温度和情怀去创作》。永兴及其周边地区摄影人相聚一堂,名家讲座收获新知,擂台赛上交流技艺。在2个多小时的讲座中,熊汉泉一边放映个人专题作品,一边讲授拍摄思路和经过。“要带着温度与情感去拍摄。”熊汉泉以自己的拍摄故事告诉大家,好照片不需要舍近求远,就在身边。他说,当摄影人不再为了拍摄而拍摄,将自己融入生活中,在镜头中求变,在影像中传情,才能更好地反映社会、表达情感。只有深入了解、长期坚守,才能让摄影人收获真正优秀的照片。


微信图片_20201208110451.jpg


近年来,永兴乡村摄影逐渐兴起,旅游发展迅速。花团锦簇的西河湿地风光带,畦田阡陌纵横,村舍粉墙黛瓦,炊烟袅袅、稻浪滚滚,河水夕照、白鹭翩飞……佳境美景吸引了众多摄影人前往采风和乡村游。尤其是丹霞国家森林公园的山水风景、红色文化资源,让永兴在摄影人的镜头中更显自然风情和人文魅力。


永兴,历史悠久,文蕴深厚。永兴置县(便县)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2200多年来,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韩愈五过便江,留下“昌黎经此”手迹石刻,与李吉甫、韩泰、程恩泽等人的文宝墨迹留存于侍郎坦摩崖石刻群。纪念汉代王陵、周勃、樊哙凭吊义帝的三侯祠、诸葛亮屯兵的侯憩仙、“湖湘四大古老书院”之一的安陵书院和建于唐、宋时期的观音岩、北院寺等古迹,是许多摄影人寻古探幽的目的地。初建于宋末的板梁古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生态湘南古民居村落,石板古桥、庙祠亭阁尤为上镜。摄影人若想拍摄地方历史文化传承,永兴还有大布江拼布绣、永兴花鼓戏、皮影戏、地域山歌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项目。除此之外,永兴的红色基因也值得今天的摄影人认真寻访。板梁暴动开创了永兴革命斗争的新局面,朱德于关圣祠指挥千军万马转战井冈山,陈毅、黄克诚在太平祠组织土地革命“插标分田”。


微信图片_20201208110458.jpg


永兴,碧水丹崖,风景独特。便江自古就因便利通达而得名,上接东江,下衔耒水,由东南向北穿境而过。宽阔的河道两岸,奇秀旖旎的丹霞山水令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旅行家徐霞客在《楚游日记》记载:“程口西北,重岩若剖,夹立江之两涯,俱纯石盘亘,倏左倏右,色间赭黑,环转一如武夷。”地理学家、丹霞地貌学家黄进先后4次到永兴,总结了永兴的“四大中国丹霞之最”:黑坦之深,蜂窝岩面积之大,盐坦之宽,一线天之奇。


永兴,物产丰富,产业鲜明。烤烟、油茶等传统产业声名远扬,永兴冰糖橙更是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牌”。如今,这里形成了以稀贵金属综合利用为龙头的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体系,被誉为“没有银矿的银都”。银都坊内,用5万两白银打造的“中国第一银楼”,在摄影人的镜头中尽显巧夺天工之美,成为风韵独特的新景观。


“橙源银都”享誉中外,碧水丹霞变换新颜。这其中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正是摄影关注时代变迁的重要主题。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