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东安:文化产业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东安:文化产业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Wed Mar 11 00:00:00 GMT+08:00 2020

image.png


近日,在东安县白牙市镇工业园泰源乐器厂内,工人正在车间内加工乐器。复工以来,泰源乐器厂内生产忙碌,工人们加班赶制吉它,交付订单。而在同一个园区的歌诺雅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和永晟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同样看到了一片忙碌的场景。激光开料、合桶、裁边、打磨、调音……生产流水线上机声轰鸣。如今的东安县经开区,由唐智明投资的歌诺雅以及以商招商引进的永晟、泰源等三家乐器制造企业已经逐渐形成文化产业,每年可生产吉它10万把,产值破亿元,这是东安县积极实施“文化+”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的一个缩影。


image


近年来,东安县坚持“文化引领、旅游带动、产业支撑、多元发展”,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大抓文化项目建设,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之一,培育和启动了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促进了企业增效。


“这个展厅里陈列的所有婚纱产品都有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这款布料上面有很多棱角,体现的是上世纪欧式宫廷哥特式的风格。”在东安毅荃服饰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该公司设计人员如数家珍,向客户介绍这里的刺绣产品。东安毅荃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设计、生产婚纱原材料蕾丝刺绣产品为主的独资企业,借势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服装服饰创意,是我国大型蕾丝刺绣产品生产基地。企业在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十分注重文化创意的设计,项目投资近1.2亿元,2019年新增产值近8000万元,实现总产值1.7亿元。毅荃服饰负责人说:“毅荃服饰每年均把文化创意设计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独立研发设计,品牌效益也由此获得了质的提升。”


image

image


东安县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挖掘创意潜力,实现文化与科技结合,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与扶贫结合等,整合东安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与地区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传统加工企业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转型,提升东安文化产业的软实力。鼓励文化企业创建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及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实验基地,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实验基地建设运营提供保障。东安县为推进示范区创建,落实文化惠民政策,把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突出位置,围绕数字电影、休闲养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招商活动。升华文化示范区创建意义,以“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宗旨,实现了文化示范区创建和文化产业发展双赢的目标。


image


文化产业的活力在基层,发展前景也在基层。为做强文化产业,东安县充分调动起广大企业和农村地区的积极性。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着眼于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大力发展工艺美术、民俗旅游等特色产业,强化对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力推动全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县工艺美术产业特色鲜明,井头圩镇竹雕、花桥镇藤椅、石期市菜刀、蛋雕等精彩绝伦。选送的《收获》竹雕参加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旅游商品大赛,获得入围奖;芦洪市镇女青年易少玲回到家乡创办宫灯厂,自己主攻产品设计和网上销售,生产的宫灯成为中国银行、雅戈尔等知名企业以及北京故宫的抢手货,产品还远销到国外。几年来,东安县通过加强文化保护传承、塑造特色文化风貌、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实现一镇(村)一文化、一镇(村)一风貌、一镇(村)一产业。芦洪市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盛镇被评为“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横塘镇横塘村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正在打造大庙口镇、芦洪市镇等一批特色小镇。


image

image


据悉,东安县还将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力度,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新业态,以旅游带动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多产融合发展态势。大力开展旅游扶贫,推进农家乐园、花果庄园、养生山庄、生态渔庄等乡村旅游景点标准化建设。举办武术文化旅游节、老师傅民俗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打造一批摄影、文学、书画、音乐创作基地,建设一批文艺创作、采风、展示文化休闲工作室。对石林田园综合体、凤凰谷生态旅游综合体等景点加大开发建设力度,打造树德景区、聚德生态文化园、石林休闲生态公园,逐步形成工业文化游、农耕文化游、山水文化游的全业旅游新格局。


image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