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田村第一位大学生罗碧波带领学生们诵读秧田屋场家风家训
千年文庙举行“新年第一课”
“咚咚咚”,鼓声三振之后,9时30分,在浏阳市第一中学千年文庙内,身着汉服的小学生从甬道行至大成殿,三通鼓后,向孔子先师三鞠躬并行拜师礼。
随后,在书法老师的示范下,孩子们在白纸上认真写下“礼义仁智信”五字,以体验书写的形式了解传统“五德”。42名身着汉服的高中生集体向孔子先师行拜师礼、恭谨献花并诵读国学经典《论语》……书声回荡在千年文庙内,传统经典也随着庄严肃穆的仪式驻进学生心灵。仪式结束后,“国学经典进基层”活动在浏阳一中体艺馆内举行。
活动邀请国学专家向3000余名在校学生讲述孔子生平以及儒学学说,通过庄严肃穆的纪念仪式、精彩风趣的国学授课,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归属感。
40余名小学生集体诵读秧田村《罗氏家训》
博士回到家乡参加“新年第一课”
当底蕴厚重的千年文庙内传出朗朗书声的时候,“新年第一课”在美丽乡村也庄严开课。14时30分,在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秧田屋场老槽门下,一身着汉服的少年神情专注,他的手中正捧着一封本村博士的亲笔家书,娓娓道来。
在他的面前,40名同样身穿传统服饰的青少年肃穆而立,认真聆听。这封家书引发孩子们的热议:“我们要让家风家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个对家乡、对祖国有用的人。”
随后,专程回乡参加“新年第一课”的博士代表罗智祥,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成长、求学经历,让青少年感受优良家风的强大传承力量。活动现场,《罗氏家训》《弟子规》《三字经》等成为孩子们书法表演的内容,一幅幅略显稚嫩的作品透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家风家训的继承。
“新年第一课”的课堂设在沙市镇秧田村有其独特的内涵。作为远近闻名的博士村,秧田村在30年间培养出700多名大学生,其中包括21名博士、数百名硕士,当地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在新时代下有了新的内容和注解,成为一代代人奋发好学的精神图腾。
42名身着汉服的高中生集体向浏阳市第一中学千年文庙内孔子先师行拜师礼
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浏阳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采用榜样示范、实践体验、国学经典教育等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中,引导他们培育传统美德,夯实道德基石,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近年来,浏阳市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良好家风家训,开展“晒家书·传家风”书信读写活动、“讲家训·倡新风”故事征集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让饱含期待和家族精神的家书成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同时,持续巩固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以“蒲公英乡村青少年成长计划”为抓手,不断深化班班图书角、母亲夜话沙龙等八大活动,持续开展“新年第一课”道德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向上向善,健康成长。 此次活动进行全程拍摄记录,届时将剪制视频,在浏阳市中小学进行统一播放,让传统经典、优秀家风家训成为中小学生新年开学最好的礼物。
Thu Sep 03 09:00:00 GMT+08:00 2020
Fri Nov 15 11:51:00 GMT+08:00 2019
津市市图书馆举办“红旗飘飘 引我成长”中小学生讲故事演讲比赛
Mon Dec 03 17:19:30 GMT+08:00 2018
Tue Nov 27 17:14:53 GMT+08:00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