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协民是华容革命斗争史上的一面旗帜,是他亲手点燃了湘北地区农民运动的烈火。他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井冈山、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早期重要的军事领导人,优秀的军队政治工作者,红军名将,是中共白区斗争的楷模;他曾领导过“湘南暴动”,促成过“朱毛会师”,为中国革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屡建奇功,他牺牲后,毛泽东曾为此仰天长叹“苍天无眼,竟损我一代雄才”。我们曾到蔡协民烈士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采访,在校档案馆,我们查阅到了该校为蔡协民烈士写的一个小传,现摘录如下:蔡协民(1901——1934),又民蔡杰,原名树森,湖南华容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活动家,革命烈士。1916年至1921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武昌中华大学,后因腿疾辍学回乡任小学教师。1924年由何叔衡介绍到长沙湘江中学农村师范部工作,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协民”,意即要为人民的革命事业悉心协力。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十月,由中共湘区委派遣前往广州,参加毛泽东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2月结业,受命为南县、华容、安乡、沅江四县农民运动特派员,回乡发动并领导湘北地区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1927年2月调常德地方委员会负责指导澧县、汉寿、常德等县的农民运动。“马日事变”后,由党组织安排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工作,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成为朱德的有力助手。11月初,部队转移到湘赣边界,他奉朱德之命,前去与朱德在云南讲武堂的同学,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联系,范同意将起义部队编入十六军序列,并打出了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0团的番号,朱任团长,蔡任团政治部主任。正在这时,毛泽东派何长工下井冈山寻找南昌起义部队,来到了朱德部队所在地,意外遇见了蔡协民,蔡将何介绍给朱德、陈毅,从此部队踏上了”湘南暴动“和向井冈山进军的光辉历史征程。1928年1月,朱德智取宜章后,正式将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蔡任政治部主任,后任农七师党代表。不久,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转移,完成了“朱毛会师”,蔡协民是这场会师的主要促成人,自此便一直战斗在毛泽东、朱德身边。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团党代表,旋调三十二团党代表。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为创建新的根据地,率领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蔡协民调任三十一团党代表,他和妻子曾志随部队一起出发,忍痛将出生26天的孩子寄养他人家。这时正值农历除夕,红四军到达瑞金县大柏地,他和团长伍中豪接受消灭尾追之敌的任务,三十一团向敌刘士毅部发起猛攻,激战半天,共歼敌800余人,缴枪近1000支,活捉敌团长两名,打了东进的第一个大胜仗。接着受命攻打福建长汀,经过三天激战,消灭当地军阀一个旅,郭凤鸣亦被击毙。经过连续战斗的胜利,红四军在长汀整编为三个纵队,三十一团改编为第三纵队,蔡协民任三纵党代表,伍中豪任司令员。
4月1日,红四军回师赣南,他同伍中豪一起率部参加了连续攻打兴国、宁都、瑞金、于都等县的战斗,开辟了新的革命根据地。5月,他随红四军乘粤桂战争爆发之机再度入闽,攻打龙岩,取得了消灭闽西地方军阀陈国辉的重大胜利。6月,在红四军的第七次党代会上蔡协民当选军政治部主任。7月,蔡协民和曾志出席闽西特委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当选为中共闽西特委委员兼组织科科长,从此转入地方工作,从事各级苏维埃政府的组织建设。1929年冬,蔡协民调福建省委工作,任军委秘书。1930年8月后任省委秘书长,省军委书记兼福州市委书记,他和邓子恢顶住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采取许多重要措施,有效地掩护党的活动并开展对敌斗争。1931年3月15日,福州省委机关遭破坏,他挺身而出,任临时省委书记,继续坚持斗争,保卫了福建党的组织,不久,中央决定撤销福建省委,建立福州、厦门两个中心市委,他被任命为福州中心市委书记兼市军委书记。1932年3月,中央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三次“围剿”,毛泽东率红一、五军团东进福建,击溃张贞主力,攻克漳州,于是,蔡协民和邓子恢立即赶到漳州,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将中共闽南特委改为漳州中心县委,由蔡协民任书记。毛泽东还从中央红军中派出40名军事骨干,拨出好几百支抢,以加强地方红军的战斗力,他认真执行毛泽东的指示,武装人数迅速增加,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由于漳州是敌人的统治中心,敌人多次发动围攻,造成创建新苏区的斗争曾一度受挫。这时福建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的执行者将蔡协民作为排斥打击的对象,给予他撤职处分,要他去上海党中央,由中央另行安排工作,但同时他们又给中央报告,诬陷蔡协民是社会民主党。当他到达上海时,党中央已作出了与他断绝一切关系的决定,因而蔡协民一度流落十里洋场,后辗转回到福州,又被组织排斥于门外。1933年7月,蔡协民终于回到了党内,被派到安溪县委任秘书,和方毅等帮助安(溪)南(安)永(春)游击队开展军事斗争,尔后调回厦门,负责在工人中建立党的外围组织,——互济会。年底,毛泽东知道蔡协民的遭遇,指示福州省委护送他回瑞金。1934年4月蔡协民在赴瑞金途中,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他在牢里关押了三个月,经多次刑讯逼供,却始终坚贞不屈。7月被敌人押往漳州杀害,时年33岁。…… ……蔡协民的坚定信仰、执着追求、革命定力、博大胸怀、卓越才华和道义担当,使他成为了蔡氏家族传播革命火种的第一人。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些他生前的老战友们都没有忘记他。1952年12月30日,国家主席毛泽东在蔡协民烈士的遗像上亲笔题词:"蔡协民烈士遗像,毛泽东题",表达了他对这位学生和战友的深切怀念。1986年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为蔡协民烈士诞辰85周年题词“英风长存”,又在1987年,为华容县人民政府所建立的“协民纺织厂”题写厂名,以表达他对蔡协民这位红军先驱的无限缅怀。1986年,曾一同出生入死的老战友,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长工同志为蔡协民烈士故居题写匾额。2001年,开国上将肖克同志为蔡协民烈士传记题写书名“一代雄才”,原福建省委书记,老红军伍洪祥同志亦为该书深情作序,以表达他对这位老领导的深切怀念。三、穷人闹翻身,抛头争公平蔡大勋烈士是大革命时期华容牺牲得最早的,也是牺牲得最为惨烈的一位大英雄。他被捕入狱后,蔡协民迅速召开华容党的会议,指示何坤(即何长工)全力组织营救,遗憾的是当时原本由共产党所掌握的县团防局这时偏偏出了问题,何坤最为信任的,甚至把所有指挥权都交付于他的助手张振甲关键时刻率队叛变革命,以致营救蔡大勋的行动功败垂成。蔡协民与蔡大勋本是同宗兄弟,除了密切的工作联系外,个人感情也很深厚。据华容当时的另一位革命领导人程学敬生前回忆:闻知蔡大勋遇害,蔡协民悲愤交集,伤心不已,曾严厉斥责何坤用人不当又营救不力,气得要以组织的名义处分何坤。由此可见蔡大勋当时在华容革命队伍中的分量之重。上世纪八十年代,华容县重修县志时,为蔡大勋立传如下:蔡大勋,字锦新,男,1897年出生于华容县护城乡麻浬泗墟场(蔡兴村)。他家境贫寒,从小随父学木匠,佣工度日,对土豪劣绅深为痛恨。他长得魁伟剽悍,有胆有识,勇于担当,乐于助人,爱打抱不平,在宗亲和群众中有很高威信。1925秋天,华容大旱,农民求食不得。劣绅陈鸿基乘机设立“米禁局”,拦劫谷米,杀人自肥。县城平民夜校教员严某从外觅回20斤米,米禁局全部收缴。严又恨又饿,只得悬梁自缢。蔡大勋抓住这件事,组织夜校学员(农民)开展讨论,进而组成秘密农会小组,他自任组长,开展革命活动。后经程学敬、陈次蕃介绍,蔡大勋加入中国共产党。劣绅刘岳林,集团总、堤霸于一身,贪污公款,荼毒乡民,肆无忌惮,蔡大勋不畏权势,当众痛陈刘岳林劣迹。1926年3月,蔡大勋召集秘密农会小组开会,被刘岳林诬为“匪首”,县团防局以此罪名将他逮捕入狱。审讯时,他问法官:“我们农民聚在一起谈论家计生产,这有什么罪?”法官无法,加上蔡氏宗亲从中斡旋,只得允许保释。8月,蔡大勋被选为第一区第一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他根据会员的强烈要求,对堤工局承修刘岳林一年来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核查,发现刘贪污占用甚巨,将刘岳林处死。未久,县农民自卫军成立,何坤(长工)任总指挥,蔡大勋任副总指挥。9月,北洋军一个旅3000余人进犯华容,蔡大勋率农民自卫军300多人,英勇反击,赶跑了敌军。外号“水上飞”惯匪张合林,到处丢字喊款,杀人越货,县署曾几次派兵清剿,终奈何他不得。蔡大勋带领小分队,斗智斗勇,生擒张合林,清除了洞庭湖一大匪患。他为民除害,造福桑梓,有口皆碑。这年10月10日,华容县城4000多名工人、农民、学生集会,庆祝北伐节节胜利。第一区劣绅、县议员傅治焕见势不妙,想雇轿逃遁。蔡大勋闻讯,率自卫队追赶,将傅治焕从轿中拖出,命一轿夫坐上,让傅抬至会场,众人见了,无不拍手称快。会后游行,当游行队伍路过东街“华容王”张巨卿住宅时,蔡大勋、刘岳云、杨云等冲进张宅,将张巨卿从楼上拖下来游街示众,并押送县府要求惩办。因县府官官相护,激怒群众,将张巨卿打死。11月,应石首东二区群众的请求,华容县农民协会派蔡大勋前往协助工作。土匪陈楚山在桃花山上拉杆子,自封司令,奸淫妇女,掳掠祸害石、华两县人民。蔡大勋与东二区农民自卫队一道,在北伐军的支援下,一举捣毁陈楚山巢穴,解除桃花山匪患。到1927年5月,农民自卫军发展到3000千余人,800多枪支,令土豪劣绅俯首听命。1927年5月21日晚,驻长沙的何键部下第33团团长许克祥,率兵1000多人发动反革命政变,对革命党和工农群众进行了突然袭击。长沙城顿时火光冲天,枪声四起,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反动军队向国民党省党部,省、市总工会,农民自卫军总部,省党校,特别法庭等机关、团体以及工人纠察队发起进攻,夺取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的枪支,放走了关押在监狱里的土豪劣绅等犯罪分子,撕毁了“拥护武汉国民政府”,“打倒蒋介石”,“铲除土豪劣绅”的标语,代之以各式各样的反动标语。大批共产党、工农群众以及青年学生倒在血泊中。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马日事变。1927年6月24日, 在大革命运动中逃亡到省城长沙的陈之纲、张舞、黄醉陶、周汉清等劣绅于“马日事变” 后请来国民党军张空逸连, 又拚凑国民党华容县救党委员会, 杀气腾腾回到华容,.张空逸连抵华容县城后,中共华容县委掌握的团防队叛变,当天就将华容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蔡大勋捕捉入狱。面对审问者,蔡大勋谈笑自若,说:“杀劣绅,打土豪,都是我为首干的,不与别人相干,要杀就请吧!”问他:“同伙藏在什么地方?”他回答说:“兄弟们早就远走高飞了。”蔡大勋受尽酷刑,如竹签钉指,烙铁烫胸等等,但他噤声不语,终不屈服。敌人占领县城后,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工农群众的革命组织被捣毁,党领导下的华容人民的革命斗争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在短期内华容县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工农运动骨干几近千人。一时夜闻哭泣声,处处见新坟,全县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腥风血雨之中。1927年7月14日,蔡大勋被敌人残酷杀害,将其头悬东门,肠挂西街,内脏割碎喂狗,躯壳置放羊洲,不准收尸,见者莫不悲愤。蔡大勋牺牲后,其妻和两个女儿因悲伤过度,饥寒贫病交迫,不久亦相继去世。…… ……蔡大勋的死,激起正义宗亲和广大革命群众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极端痛恨,逐步认清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本质,很多宗亲因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四、韬略赋诗歌,笔墨纵情怀 第一次接触到蔡上林这个名字,那还是在我们念中学的时候,当时,著名诗人萧三先生编了一本《革命烈士诗抄》,其中便收录了一首我们华容的革命诗人蔡上林烈士的遗诗:雄心射月三千丈,未达成功哪肯休。尝遍穷愁生死味,淡然过去乐无忧。该诗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和浪漫的革命情怀,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还张口便能背诵。蔡上林,又名东曙,男,1900年出生于华容县终南乡五谷坳村,7岁入私塾读书,12岁时离家给地主家当过12年长工。1925年5月,任华容县第一个乡农民协会----五谷乡农协执行委员,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蔡上林和陈次藩等在南山创办平民夜校,宣讲革命道理,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将夜校办成了党联系农民群众、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同年10月,华容县农民协会成立,他被选为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参与领导全县的农民运动。1927年“马日事变”后,蔡上林在反革命屠杀面前毫不畏惧,他化名胡洪模转移到南县境内,在华实莲湖秘密从事工人运动。华实莲湖有300余工人,劳动强度高,生活待遇低,他便发动工人要求建立“定时定量”的工作制度与湖霸展开斗争。在工人的正义呼声被无理拒绝后,他又组织工人进行罢工斗争,迫使湖霸接受了工人提出的要求。9月,他来到湖北省石首县冯家坛、毕家铺等地,以樵夫身份做掩护,秘密串联贫苦农民,组建起一支30多人的农民武装队伍。10月,与中共石首中心县委取得联系后,他被任命为中心县委委员兼游击队负责人。他率领这支农民武装昼伏夜出,奔袭各地,机动灵活地打击反动势力,在武装斗争中越战越勇,越战越强,使土豪劣绅惶惶不可终日。一天,石首县团防局160余人到三伏街来“清乡”。力量悬殊,是进是退?为了打击反动势力的猖狂气焰,为了壮大游击队的声威,蔡上林率队主动迎战,将匪兵一举击溃,毙敌30余人,缴枪30余支,并在较短时期内使这支农民武装迅速发展到300多人。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他一直坚持学习和写作,往往通过吟唱来抒发革命豪情,著有《东曙诗草》(肖三编辑),堪称革命诗人。1928年2月,蔡上林同吴仙洲率领农民武装奉命在何家港阻击石首县团防队。在战斗中,他一面指挥一些人在敌兵四周燃放鞭炮,摇旗呐喊;一面集中火力射杀敌兵,使团防队以为身陷重围,吓得抱头鼠窜,大败而逃。他带着喜悦的心情,写下了一首《捷后偶成》的七言绝句:大泽慷慨斩阎罗,笑看妖魔泪滂沱。开怀畅饮苍天问,遍地红花自由多。1929年春,蔡上林调任石首县赤卫大队长。不久,华容县的革命组织因叛徒出卖遭到破坏,反动派气焰十分嚣张,不少革命志士惨遭杀害。他得悉之后,即带领赤卫队奔袭华容,先在石山门镇压了恶霸张春树、叛徒何智、张林湖等人,次日拂晓又在危安岭处决了土豪劣绅朱南山、陈少海、危楚湘、高文彬等四人。并张贴布告,警告敌人:“凡坚持与人民大众为敌者格杀勿论!”对恶霸土豪的坚决镇压和严正警告,狠煞了反动势力的威风。1931年4月,蔡上林调任华容县苏维埃主席团委员,很快在东山建立起革命政权和革命武装。5月中旬,驻塔市驿的川军杨森部一个排,企图偷袭东山。他获得情报后,即率领20多名游击队员赶到敌军必经的章华港,抢先埋设土雷,小心掩好,然后化装成农民,在附近稻田里耕作,等待敌兵。当敌人踏响土雷时,他立即指挥战士一齐鸣枪冲杀过去,仅10分钟就全歼了一个排的敌人,缴枪30余支,而自己却无一人伤亡。同年9月,蔡上林调任中共湘鄂西省委特派员,领导天门、汉川两县的革命斗争。时值敌人重兵“围剿”湘鄂西苏区,战斗频繁,生活艰苦。在一次战斗中,部队失利,他被冲散出走面旗嘴,感慨之余,吟成七言绝句一首:莫黑匪乌满眼愁,预知此地难勾留。而今权且学征雁,飞出云烟争自由。表达了他在乌云密布似的困难处境中,仍抱以“征雁”劲飞之志,仍怀有牢固的革命信念和努力奋斗的坚强决心。1932年2月,蒋介石加派数倍于我的兵力,全面“围剿”湘鄂西苏区。在反“围剿”战斗中,蔡上林率部和敌人周旋,风餐露宿,时常一连几天都得不到食物。他终因转战中劳累成疾,于1932年3月病逝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周老嘴,时年32岁。蔡上林烈士英年早逝,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有如一只壮怀激烈的革命“征雁”,为了追求自由和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而搏击长空,虽然他雄健的身姿过早地告别了翱翔的天空,但雁过留声,他为穷苦百姓摆脱屈辱命运而抗争的声音却永远留传了下来,永远鼓舞和激励着人们为追求自由解放而英勇地斗争!五、极左路线期,魂断根据地如同蔡大勋烈士一般,蔡玉坤烈士亦可称得上是华容革命斗争史上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尤其是在洪湖革命根据地时期,蔡玉坤几乎与段德昌、刘革非齐名,遗憾的是他不是死于敌手,却是到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也就是老人们过去常说的“杀改组派”。蔡玉坤,男,汉族,1889年出生于华容县胜峰乡钢铁村,1926年春,任真人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调任板桥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马日事变后,蔡玉坤奉命潜伏于石首县江北地区从事地下活动,次年春,被任命为东二区游击队长,扮医生,活捉沔阳县长;架土炮,拦截敌轮船,威震敌胆。同年秋,打入东二区常练队,同年冬,举行武装起义。1928年初,惩治劣绅刘应城、黄谷城和国民政府沔阳县县长,缴获大批生活物资,解决了游击队的给养。1929年,由于城里的敌人不断下乡骚扰,赤卫队长蔡玉坤就领导赤卫队在孝安山上竖起一根竹竿,上面用松枝扎成一个圆球——人们管它叫“把哨子”,再派人轮流在山上监视华容城。发现敌人出城往东山来了,放哨人就把竿子放倒并敲锣发警报。周围的群众听见警报,又见竿子倒了,就带上牲口、粮食向山上转移。反之,只要看见把哨子直挺挺地竖在山顶,不论干什么活,人们的心里就踏实了。1930年2月, 蔡玉坤任华容县马王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很快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赤卫队。那时在马王乡这个苏区,只区政府有四五支旧枪,乡政府有两支鸟枪。此外,就把菜刀、铁锹、铁叉、锄头、梭标都拿出来当武器。有些队员连这些武器都没有,就把山里的大竹子削成梭标的样子,用火一烧,又黑又亮,硬性又大,使换起来,能顶得上铁头梭标。没有手榴弹,就搜罗酒瓶,里面装上一斤多黑色火药,插上一根捻子,捻子一点就甩出去,爆炸起来,声音比真手榴弹还大。有时为了吓唬敌人,把老百姓娶亲用来报喜的三眼铳也拿出来了。他们带着这些形形色色的武器,经常在晚上摸到华容城下,甩上几个酒瓶子手榴弹,放它几声三眼铳,打上几响鸟枪,弄得敌人整夜不得休息,疲惫不堪,甚至在白天也不敢经常出来了。由于经常受到赤卫队的夜袭,只要城外有一点风吹草动,敌人就架上机枪乱打一阵,有时打了半天,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总之,华容蔡氏家族的革命斗争史,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救国救民的斗争史,而激发起先烈们进行革命的动因其实仍值得今天的我们,尤其是当权者去认真的思考并以此为鉴:其一,社会动荡,贫富不均。当时的社会是动荡不安的,兵匪一家,恶霸横行,民不聊生,劳苦大众长期面临作生存的危机。苛捐杂税、高利贷、黄赌毒致使无数家庭破产,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其二、政府缺乏对国民的三观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不仅如此,反而还利用地主恶霸,流氓地痞来管理地方,假地方自治之名,干鱼肉百姓、草菅人命之实,这样自然便激发了人民群众的义愤,继而发展为暴力革命。三、社会不公,政府腐败。一批进步分子深感社会不公,他们忧国忧民,于是脱离自己的富裕家庭,率先走上革命的道路,发动人民群众起来反对腐败的政府,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物换斗转,世易时移,历史的血迹烟云已渐行渐远,当我辈潜心下来研究这段历史时,我们发现,当年蔡氏家族的革命行动,并不是为了家族的利益,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培养下,具有崇高革命觉悟和坚定革命信仰的蔡氏优秀儿女们一场精神的自我升化我们缅怀先烈,当知建国艰难,当知和平安宁的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一起来继承先烈遗志,开创美好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钩沉这段革命的家族史,就是要让子孙后代们知道,中国人民是怎样站立起来的,国家是怎样由弱变强,我们是怎样过上真正安定而又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调查考证华容县蔡氏家族革命史迹的工作今天虽已告一段落,但我们继承革命传统的脚步始终不会停止。阶级斗争的血雨腥风已随时间长河的流逝而波浪淘尽,刻骨的阶级仇恨已随中国特色的发展而相逢一笑。我们传承红色的基因,推动着和谐社会的进步,当然不希望残酷历史的重演。随着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的转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我们共同前进的方向!仅以此文祭奠华容蔡氏先烈和为共和国诞生而牺牲的无数革命先烈们!
Wed Apr 07 16:24:00 GMT+08:0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