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宝庆竹刻
宝庆竹刻
Fri May 22 00:00:00 GMT+08:00 2015

宝庆地处湘西南,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明代编修的《宝庆府志》曾有记载。清代康熙年间,宝庆竹刻艺人王尚智发明了翻簧工艺和翻簧竹刻。以此法制作竹刻时,艺人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煮、晒、碾等工序后,压平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抛光打磨,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竹簧雕刻色泽犹如象牙,格调高雅,一经问世,即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竞相收藏的珍品,并被宫廷定为贡品和外交礼品。

宝庆竹刻的雕刻技艺种类齐全,题材丰富,手法别致,仅刀法就多达二十余种。宝庆竹刻的历代大师们擅长于将自己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与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中国古典书画的意境融会贯通,创造了无数精美的竹刻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2006年,“宝庆竹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宝庆竹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宗凡,汉族,籍贯湖南,1968年生。出身木雕世家,自幼学艺,后师从宝庆竹刻工艺大师曾剑潭学习竹刻技艺,被曾剑潭收为关门弟子。他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宝庆竹刻的翻簧、制坯、设计、雕刻技艺,擅长阴刻、灭地阳刻、浮雕、透雕、镂雕等刀法,立意新颖、构图大气、刀法凌利、刀工精巧。主要代表作有:《六方贴簧浮雕大花瓶》、竹简书《孙子兵法》、大型浮雕六方翻簧竹刻花瓶《盛世花开》、竹青高浮雕写意挂屏《高山不老松》等。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