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严格落实相关规定,长沙图书馆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于2020年1月24日第一时间发布闭馆通知,暂停所有线下服务。同时将 “活动、资源、服务、馆员”都搬到线上,为百万读者与广大市民朋友提供居家的精神食粮。为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必胜”总体部署,长沙市图书馆在上级指导要求下,于3月13日起逐步恢复开放,满足市民需求。
活动:以“读”抗“毒”,书香抗“疫”
“云课堂”有新意,市民线上活动接二连三
抗疫期间,长沙图书馆陆续上线阅读推广活动,线上公益课、读书会、英语角、创客交流等活动应接不暇。市民读者可以在任意地方通过手机实时加入活动,既能跟老师学语言、学手工,也能与其他读者交流读书心得,锻炼高效思维方式。孩子们可以在云课堂丰富课外知识,家长们也可以同步听课进行辅导。与此同时,长沙图书馆联合湖南省广播电台、湖南省少年儿童出版社开展阅读空中课堂,为乡村孩子推荐阅读书目;针对抗疫期间新型网络诈骗手段,联合长沙开福警方开设“反诈骗”网课。
“云借书”有惊喜,市民手机下单图书到家
“借书还包邮真好,点赞长沙图书馆。”这是读者笑笑在“宅约书香”活动咨询群里的留言。另一位读者“漫卷青灯”则是行动派,她说:“今天想看的几本书都有,这个活动真的太惠民了。”
3月5日,长沙图书馆推出“宅约书香”图书到家活动,市民只要通过长沙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的网借平台办理相关借阅手续,即可享受一周内包邮免费送书上门的服务。简单操作后,想看的书就会从“城市书房”到自家书房。
(网借的图书经消毒打包后,免费寄到读者家中)
“云竞赛”有奖品,市民居家比拼知识储备
长沙图书馆总分馆“猜灯谜到图书馆”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元宵节前后连续三天1000余条灯谜线上竞猜;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题长图版网络诗词大会已在线上火热开锣;“听书打榜争霸赛”解放双眼,用耳朵征战;线上疫情防控知识抢答赛即将开赛。负责统计后台猜灯谜结果的卢老师说:“很多都是家庭组团参与,答题时间又短还全对,真是一家子都是学霸”。
(线上听书打榜争霸赛)
“云征集”有作品,激发居家文艺创作热情
长沙图书馆面向未成年人举办“守望相助·共同战疫”未成年人作品征集和“寻找线上故事大王”活动。自2月6日面向社会发布征集通知后,获得读者热烈响应,30天的时间就已收到投稿作品279件,投稿作品包含绘画、视频、音频、诗歌、书法等多种形式。孩子们稚嫩的话语、深情的笔触中,饱含着对湖北、武汉人民的关心,对医护人员的敬意以及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彰显了新时代好少年的爱国爱人之心。
(小读者投稿作品)
“阅读与我”春季活动开启市民线上公益课,面向全社会征集优秀抗疫诗歌朗诵作品、抗疫故事作品、抗疫阅读书单书评等;基于线上朗读亭平台推出“战疫‘声’力军”活动,集结读者为前线冲锋抗疫的逆行者们打气加油;举办“逆光”家书朗诵比赛,将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策划的《你信大爱我信你——潇湘家属·抗疫篇》一书中的内容通过朗诵的形式出来,传递湖湘力量。
(故事城堡宅家征集活动)
“云互动”有意思,倡导居家花样健康生活
线上诗歌朗诵会、英语直播课堂、故事会、讲座、微博赠书等各种类型活动层出不穷。长沙图书馆“让文字活起来”经典文学读演剧场推出线上“读演云剧场”;“悦享·新知”读书会举办“没有什么问题是一张图解决不了的”线上图解分享活动;青苗大课堂与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合作邀请《赋予孩子写作的力量》一书作者、全国中小学作文教学名师、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伍苹老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为孩子们化解写作焦虑,停课不停学。
资源:整合海量资源,倾全馆所藏以飨读者
(长沙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
打造全新、全能数字资源平台
长沙图书馆充分发挥在线服务优势,为广大读者免费提供了10万余册电子书,1.1万种电子期刊,18万集有声书资源,1300多册原版英文绘本等馆藏数字资源,最新上线了全球最受欢迎200种世界经典英文原著。截至3月18日,长沙图书馆数字资源阅读量达19.1万余人次,阅读页面数约541.32万。
与此同时,为全力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向读者传播权威可靠的疫情信息,长沙图书馆第一时间上线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数字资源,该专题资源汇集WHO、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各大专业机构、医学机构的有关疫情的各种工作指南、治疗方案、方案解读等权威文献资料,并将持续提供最新的国内外疫情学术资料。
面向未成年人的“堡主驾到”微信公众号也推出各类少儿数字资源、战“疫”资讯、线上展览资源,开设“阅读养心·共抗疫情”专题版块,将丰富有趣的知识以不同形式展现,激发少儿阅读学习积极性。
全媒体精准“云荐读”
长沙图书馆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在线阅读小程序等平台,不间断地向读者推荐优质数字资源。
微信公众号上《写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绘本》、《与书为伴,与病毒作战之经典书目推荐》等云阅读主题书单,成为抗疫期间的热门阅读资源。“爱上图书馆”经典电影展播推荐抗疫专题影视作品。
长沙图书馆联合News938潇湘之声推出的“好书相随14天”专题音频荐书在微博已有5.5万阅读量,用温暖的声音、优质的书籍传递人文价值。
开启微电台馆员荐书新栏目,馆员录制荐书音频,将好书推荐给小读者。
(微博话题截图)
服务:畅通服务渠道,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基础服务不“掉线”
长沙图书馆开通线上办证渠道,闭馆以来已为1000多名新增读者办理免费数字资源读者证。
疫情导致线下服务全部暂停,造成大量外借图书出现逾期现象,对此,长沙图书馆免除外借文献逾期费用,并且每日通过电话、微信、微博、QQ等方式及时接待读者咨询。
负责接待全市7家地铁自助图书馆咨询的何老师,连续一个多月以来每天都会接到咨询电话。她表示,“读者咨询最多的就是开馆时间、如何还书,逾期了怎么办”。
防控工作细致、到位
长沙图书馆积极响应党中央、省、市、局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严格执行各项决策,并结合自身情况全面部署,行动迅速,落实到位。
1月24日(农历己亥年腊月三十),按照《湖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长图即行闭馆(含分馆、自助图书馆、流动服务点),最大限度地切断业务活动带来的人员流动和接触。
防疫期间,馆领导靠前指挥并迅速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科学防疫、“硬核”防疫。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不断通过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向读者宣传防疫知识,宣讲防疫相关注意事项。对所有在职员工身体状况和出行情况实行每日监测报告,做好记录报备和人员教育管理。场馆严控,每天多次消毒,做到无盲区死角,对所有进出工作人员进行实名登记、测量体温。
同时,提前部署恢复开放后的防疫工作。保障物资供应,提前采购口罩、额温枪、紫外线消毒灯、图书杀菌设备及耗材等防疫必需品,确保恢复开放后的读者安全。针对近期发现个别野生动物少儿科普读物内容描述有误的问题,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相关图书进行馆藏排查,确保优质馆藏资源上架。启动未成年人图书分类排架整理工作,对所订购的1700余种期刊、报纸进行分批上架整理,为恢复开放做好充分准备。
坚持防疫优先,有序开放
积极响应国家复工复产号召,以书香力量参与社会恢复与经济生产,长沙图书馆在统筹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于3月11日日起,逐步推行线下场馆服务的有序开放。
3月11日,长沙图书馆先行开放五一广场站地铁自助图书馆、侯家塘站地铁自助图书馆、马厂站地铁自助图书馆,并在确保严格消毒措施后,为读者提供正常的图书借还服务。
(主管部门检查开馆前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准备情况)
为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在对开馆期间人流管控、设施消毒、读者告知等相关工作详细部署后,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长沙市图书馆自3月13日起分区域、分阶段逐步恢复开馆。
严格实行提前预约、分时段限流、检测登记、实名入馆,每日进行2次“零死角、零盲点”消杀,设置通道检测体温,设立临时应急隔离室等。
开放期间,长沙市疾控中心和开福区疾控中心对我馆开馆消杀工作进行了现场检查,认为措施得当,防护严密,消毒严格。
馆员:提升业务能力,坚定大局意识
苦练内功,线上持续充电
长沙图书馆在做好线上服务的同时,居家办公、学习两不误。启动馆员高级研修班线上课程,邀请了中南大学教授为馆员讲授图书馆学的学科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株洲、常德等图书馆馆员也积极参与,共同提高;发动、组织馆员参加全省“抗击疫情 共助文旅”在线培训,学习文化和旅游有关业务知识。
对此,一位年轻的馆员说:“学习很充实,比较难得有时间、有机会这么系统地学习。就是比平时上班还紧张些,希望疫情能够早日控制住,大家工作生活都恢复正常。”
(馆员居家学习)
心系一线,远程捐款捐物
武汉疫情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长沙图书馆人更是时刻关心和牵挂着武汉同仁。长沙市图书馆学会第一时间响应中国图书馆学会、湖南省图书馆学会号召,组织全馆干部职工捐赠防护物资,并号召学会理事会成员单位加入捐赠行列,24小时共筹集口罩1000个、手套1900双、雨衣250件、消毒液200瓶,全力支援武汉同仁抗“疫”。
书香抗“疫”,长沙图书馆“服务、资源、馆员”全在线,大力推广“云阅读”、“云泡馆”,开展“云互动”、“云学习”,为市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从“一间教室”到“云上课堂”,学习方式会变,阅读的本质不变。正如网友所言,“最好的停课不停学,就是阅读”。
Tue Dec 29 10:14:00 GMT+08:00 2020
长沙市图书馆建馆六十年啦! “文脉菁华 悦读华章”系列活动等你来~
Thu Dec 24 14:50:55 GMT+08:00 2020
长沙市图书馆建馆六十年啦! “文脉菁华 悦读华章”系列活动等你来~
Tue Dec 22 14:11:00 GMT+08:00 2020
长沙图书馆60周年特别活动 | 在外漂泊多年的我,想回“家”了
Thu Dec 17 09:53:32 GMT+08:00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