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1月23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的节气名。“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此时进入冬季,开始下雪。
小雪,表示已经到了开始下雪的季节。节内,东北、内蒙古、华北北部地区气候寒冷,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说法,常有寒潮侵袭;黄河流域地区此时正是“夜冻昼消,冬灌正好”的时节;长江流域的冬小麦已开始出苗分蘖,稻田需要冬耕;两广地区冬季常有冬旱发生。
01节气民俗
腌制腊肉:腊肉指我国南方冬季(腊月)长期贮藏的腌肉制品。将猪肋条肉经剔骨、切割成条状后,用食盐及其他调料腌制,经过风干、发酵或人工烘烤而成。食用时需经热处理,代表品种有“广式腊肉”和“川式腊肉”等。腊肉是季节性食品,一般秋、冬两季的产品质量较佳,风味也较好。成品腊肉的肉质细致紧密,色泽红白分明,滋味咸鲜可口,风味独特,耐贮藏。
吃糍粑:岁时节令食点。流行于全省各地多民族中。旧时腊月,家家户户要打糍粑过年。制作:将糯米淘洗干净,置于甑中蒸熟,趁热倒入碓窝中,由两三名壮实男子挥舞捣槌趁热舂打。打好后,将其分成小团,搓成圆形粑球。搓粑时,两手要蘸一种用茶油与蜡熔化在一起的蜡油,以免沾手。再将粑球放在涂了蜡油的案板上压成圆饼,将其轻轻地搬在竹垫上,冷后成叠收藏。将其放入大缸中用井水浸泡。经常换水,可半年不坏。年粑可烤可煮,还可切片晒干后用油炸成又香又酥的爆年粑,既是味佳的食点,又是拜年、结亲和拜见丈人时的重要馈送礼物。
晒鱼干:赫哲族民间传统食物。赫哲语为“熬尔克奇”。制作时,选择脂肪较少的瘦鱼或鱼的瘦肉部分,将其划成多片,置于晾鱼干的木架上,晾晒成鱼干。可淡晒,也可加盐。晒鱼干多选凉爽、干燥的春、秋两季进行。春天晒的多为狗鱼、鲤鱼、鲫鱼、鳊花鱼等;秋天晒的多为大马哈鱼。食用方法有炖、烤、蒸等。
02立冬俗语
小雪宜雨雪
谚云:“小雪晴天,雨至年边。”“小雪无云,来年雨水 不调匀。”“小雪雪满天,来年是丰年。”
大雪小雪,烧火不歇
大雪、小雪,节气名。乡间吃饭,多以天色早晚而定,大雪小雪期间,白天特短,三顿饭之间的间隔不长,不停地在烧火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