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张庆和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因价格低廉、营养丰富、天然美味而广受欢迎。然而,就是这么一种走进千家万户餐桌的“家常菜”,可能用的是发霉的大豆作原料,也有可能是在脏、乱、差、臭的环境中生产的。无证照地下小作坊的“黑豆腐”充斥着长沙市场,如何才能让市民吃上放心的豆制品?昨日,市政协委员张庆和向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建设湖湘豆腐文化旅游产业园,加强豆制品的集中化生产经营,保障其食品安全,充分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推动豆制品产业做大做强。
委员调查 豆制品市场潜力无限但鱼龙混杂
湖南豆制品制作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多种多样。长沙人爱吃豆腐,据调查统计,长沙人每天大约要吃掉80吨黄豆制作的各种豆制品,其中生鲜豆腐大约占80%,包括香干、千张、炸豆腐等都是长沙人喜欢吃的豆制品。
长沙臭豆腐、靖港香干、德字香干……多年来,历史悠久、制作精良的湖湘豆制品形成一个个知名品牌,深受市场消费者的青睐。在长沙市场, “平”字香干、“德”字香干等品牌更是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然而豆制品市场一面繁华光鲜,另一面却复杂混乱。
近年来,张庆和委员协同长沙豆制品协会周利平会长前往多地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市民放心豆制品难觅、正规豆制品企业经营难的情况普遍,长沙市豆制品市场发展受到制约。同时,各级政府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取缔和打击豆制品黑作坊,规范市场,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监管。在此背景下,以新业态视角去重新审视和把握长沙豆制品产业的运行与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深度解码 长沙豆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相对滞后
长沙豆制品产业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始于本世纪初。2000年,长沙引进国内首条现代化豆腐生产线,传统豆制品加工在本土正式转型升级。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长沙市利利平食品有限公司、长沙泓基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企业。但随着现代人们对健康养生、食品安全关注的力度日益加强,人们对豆腐加工制作过程、食品安全等的需求与日俱增。
2013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规范豆制品生产经营行为,建设集中生产加工基地实施方案》(长政办函【2013】197号)文件,全市九区县(市)共划拨土地共168.42亩,投入资金3.058亿元,相继建成九个豆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但时至今日,九个基地或被拆迁、或转产、或闲置,仅保留下岳麓区、长沙县、浏阳市、芙蓉区、开福区五个基地。反观市场,豆制品企业举步维艰,难以做大做强,豆制品无证小作坊产品依然冲击着市场,长沙市豆制品市场经营混乱状况依然存在。
委员建议 建设湖湘豆腐文化旅游产业园
在张庆和的提案中,湖湘豆腐文化旅游产业园集豆制品产品生产经营、传统豆腐文化体验、观光旅游和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将设立大豆种植园、豆腐制作体验区、现代豆腐生产区、豆腐装饰艺术区、豆制品品牌博览与销售等展馆、展区,形成围绕豆类产品生产经营,集大豆种植、豆类产品生产与加工、豆制品历史文化展示、旅游消费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张庆和表示,湖湘豆腐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豆制品产业的集聚一方面将更利于相关部门的监管,从而倒逼行业规范化运行,另一方面将促进豆制品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开发,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提高豆制品品牌的影响力,助力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此外,通过在园区内建设展览馆,开放展览生产车间等方式,可以将湖湘豆腐文化旅游产业园打造成学习研学旅行的示范点。
Mon Jan 22 09:30:00 GMT+08:00 2024
Mon Jun 26 16:15:00 GMT+08:00 2023
新宁县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湖湘文化进校园”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Fri Mar 03 00:00:00 GMT+08:00 2023
Wed Aug 31 16:59:00 GMT+08:0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