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裙山的春天
姚筱琼
一
春天从罗裙山向四周蔓延开来。
稀稀落落的松树林,金色的枯草像一层厚厚的丝绵,覆盖着大地。在贴着大地表皮的地方,许多不知名的新生命顶破层叠的枯草和松针落叶,冒出绿芽。
松树叶子,从去年秋末开始凋落,一点一点在林下累积,加上地上的枯草,足足有一尺厚。整个秋冬季节,松林都被这种浓厚的金褐色覆盖,踩上去,有软软的弹性,非常舒服。
欧晓晴让我走到林中,舞动丝巾跳跃,一跳,两跳,三跳,她打算让我就这样跳下去,把春天速速招唤来。
在她眼里,我的丝巾是一片葱郁的青草和锦瑟的花朵。
我惊讶地发现,那金色的枯草,其实是原产北美西部的野牛草。野牛草属禾本科,画眉草亚科,株纤细高,草色黄色,匍匐茎广泛延伸,结成厚密的草皮。
野牛草我在美国西部见过,当时,整个加利福利亚州因它而燃烧,在我们去旧金山的路上,大半个天空都烧红了,警察全部出动了,那火就是扑不灭,真有八百里烽火联营的阵势。
想象一经打开,就无法收场。虽然罗裙山的野牛草只占一小座山,但明显看得出这是开垦和开发的思路痕迹。我想,这草不择土壤,生长迅速,是牧业的主要饲料。罗裙山是不是出了一位高人,他想借着这片高山土地发展养殖业,以此为龙头带动农民发展致富,振兴乡村。
在罗裙山种植野牛草,不愧一项杰作。
二
从青云峰开始,我认知的罗裙山,是有记忆的。
活跃的陈梅珍,围绕一棵树桩拍照。她离我们不远,看得见她在拍什么。后来我跟着她拍。再后来,焦玫和欧晓晴也接着拍。
我们拍的是树舌。又叫树耳朵、梨菌、枫树芝,也有人叫它白灵芝,说它有抗癌和保肝护肝作用,但它其实就是一种扁蕈,属腐木白斑菌之类,药用价值不大。它看上去排列整齐,一个个鸡蛋大小,半圆形,无柄,表面灰褐污黄,菌盖有肿瘤状突起皮壳,朽木气味。
我很喜欢它的奇特造型,一棵腐木,生长着层层叠叠祥云一样的菌芝,用来做盆景装饰,看上有种独特的生命力。
罗裙山的生态环境适合树舌生长。这里曾经砍掉许多树木,不得不说,罗裙山经历过一个蛮荒的时代。
树舌的特点是生于阔叶树桩。此刻作为落叶乔木的阔叶树还在懵懂半醒之中,看不出周围哪种树。心想树舌寄生的究竟是何种树木?只能从它的别名去猜:梨树?还是枫树?
我们并没有摘下这些树舌的打算。拍完照,留下它们继续生长。回头的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它们以记忆排列的形式,寄生在一棵树桩上,是因为那棵树被人砍伐了,没人在意了,岁月也渐渐忘却了它们曾经的样子。树舌这是要承担起记忆的重任,“也许只有这样,这棵树才会有一天被人发现,被人想起,被人探究,甚至被傻傻的人牢牢刻在记忆里。
我不知道陈梅珍蹲在那里拍照的时候,和它对话了没有,但我有。我告诉它们:你一定知道,我的灵魂,有着和你一样的迁徙方向,总是追着春天,趁着夜色起飞……呵呵,别问我是不是诗人,说起来,话就长了,另找机会吧。
说完,我就起身拍那株兰花去了。
九枝兰的花苞从落叶堆里探出头,颇像一只蚯蚓。“惊蛰”刚过,山上有零零星星的小株蕨菜,被欧晓晴、张云霞、陈梅珍几个收归掌中,她们不知道我在柏树下发现刺木芽长出的芽头,粉红粉黄,像鸟喙一样神奇。这株九枝兰,是青云寺方丈从山里移栽过来的吗?他知不知道,九枝兰的叶片老长,从这样的叶片下面开出兰花有多美。
花苞冒出土层九公分了,是紫红色的。目前芽笋上只有五个花苞,我把手机放到和它平行的位置,拍到它的高度是那棵古柏的三分之一。
我用现代高科技摄像头,刷新了它的记忆,给它一个难忘的高度。
三
李荣科说,罗裙山之前叫青云山。
青云山上有座寺院,叫青云寺。寺院后山有口井,曾经泉水清澈,清晰映衬着井底犬牙交错的石笋,形状像极一头鬃毛狮子,张嘴对着天空怒吼。
山上云雾缭绕,远看像从狮子嘴里吐出的祥云,故叫青云山。后来改叫罗裙山,是因为明朝诤臣满朝荐的缘故。
满朝荐性情狷介,为官耿直。年轻不得志时,曾在青云寺许愿,如果将来平步青云,一定重修寺院。后来入朝为官,忘了许诺,仕途屡屡受挫,遭遇谗言,宦海沉浮。贬官回乡后,忽一日想起曾经的许诺,不禁茅塞顿开。可是,他一生为官清廉,现遭贬谪,手头没钱,如何兑现承诺?思来想去,只好卖掉皇帝赐给母亲的罗裙,最终完成这番功业。老百姓不懂青云何意,只觉得卖掉罗裙修寺院,是一种“舍私利、成大业”的壮举,故将青云山改名罗裙山。
青云寺背后的石头井还在。我很快找到它。当我举起手机对它拍照的一刹那,它似乎有一股魔法无边的能量汹涌而来,将我的心神卷入一场浩大的、恐惧的凝滞。井里现在没有水,但那个面目狰狞的怪狮子还在,只见它浮凸在井底,依然张着大嘴,只要你敢往下看,它便彰显种种相由心生的细节,生出更多的恐惧感,玄幻到连耳边的风声都能听成神兽的呼呼大喘。
我把这口井叫做“神兽井”,在它上方,横卧着一块布满青苔的巨石,巨石中间有个直径十五公分的圆孔,孔中盛满天水。我不知道这个孔究竟有多深,水是否一年四季都这么满满当当。
我第一眼看过去,水是黑的,水里映照着一片森林的枝柯,枝柯丛中隐藏着一头豹子,露出两只铮亮的环眼,吓我一跳。等我略收心神,再往水中看,水面就像蒙了一层青色罩子,啥也没了。
这么神的一眼泉,它让我想起一个很久的故事。
小时候,父母怎么教育我,我已经忘了,但道听途说的故事一定是常常想起。随着年龄增长,故事背后凸显的教义,也会常常令人唏嘘,或令人警醒。
我小时候住在麻洢洑明月山附近。明月山上有座寺庙,叫明月寺。寺前悬崖百丈,崖上有个酒杯大小的洞眼,每日凌晨变出一杯米,供老方丈享用。老方丈嫌洞眼小,米少,悄悄錾大了洞眼,从此洞眼就啥也没了。有人给这个故事做了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凉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
这个故事教会我什么,我想我一生都在努力去做。
今日罗裙山的这个泉眼,我想它一定掩藏了一个更大更深的玄机,只是目前我还参悟不透。但我眼下能够做到的就是,赶紧记录下来。趁现在。趁罗裙山春天的花事还没了。不然转头成空,绝对不会再有时间来写。
四
我是带着一丝怅惘离开青云寺的。
这座废过,兴过,现业已有些凋敝的古寺,坐落在半山腰,没有红墙碧瓦,没有晨钟暮鼓,和那些煌煌大寺相比,它更像一座私邸民宅,只有本分朴实。方丈倒是年轻帅气,穿着中长春秋僧衣,灰色棉背心,脚穿罗汉鞋,白色长袜,打着绑腿,有模有样,显得精神。我和欧晓晴走进厨房,刚好看见方丈在用斋饭,就一道菜,肉煮豆腐。我们纠缠肉的香味以及戒律问题,问多了,方丈有些愠怒地解释:是素肉,蛋白肉,清楚了没有?那一刻,他看上去持戒、忍辱、禅定都被我们破了,有了普通人的真实和较劲。也就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他从觉悟的彼岸,来到烦恼的此岸。我悄悄地笑了。
我永远是个俗人,看得破,看不破,都在一念之间。而且我不喜欢一个人处处彰显圆融无碍和无尽智慧的样子,就喜欢有性格、有情绪的人,怒了,就怼回去,能使多大劲,就使多大劲。
从青云寺走出来,心情大好。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扁担兰开了,杜鹃花含苞待放。
初春的森林,还保留着冬天的潮湿和阴冷,但随着深绿、浅绿、暗绿、翠绿、苔绿、草绿、各种难以名状的绿,都在层叠错落地跳脱出来,蓬勃繁盛。我心想,罗裙山离鼎盛春天已经为时不远。
接下来的活动更有意思,主持人把我们女会员分成“开心、快乐”两组,我在快乐组。具体是怎么分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很快乐。两组队员PK唱歌,要唱出歌词里有花的歌,“山上的山花开呀,我才到山上来”、“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经过三轮PK,我们组获胜。
春天,我们在罗裙山唱歌,一个个笑得像春天的花朵。山的这边,以及山的那边,处处回荡着我们的欢歌笑语。粉红的桃花,粉白的梨花,粉紫的扁担兰花,统统被我们唱进了心田。那些光秃秃的大树顶,在歌声中一茬茬冒出嫩叶来,就像开在高处的花。
花开高处,只见盛大,不辨细末,稍稍移动视线就会看清,这簇簇粉绿粉黄,原来也在春光里流光溢彩,摇曳生姿。
五
放眼远眺,心明眼亮。
有人说,罗裙山,有着点、线、面的完美角度和构图。这是简而言之的概括,细细说来,这个点,就是罗裙山古寺。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本身就构成一种象征,一个文化符号。山不在高,有寺则灵,这就是罗裙山的一个点,亮点。
520步台阶,是爱情的表白,也是爱情的答卷。罗裙山旅游景区开发商黄成宝的妻子唐晏美女告诉我,这个520爱情天梯,是她丈夫专门为她修建的。他是罗裙山当地柑子园村的村支书,年轻,有魄力,有思想,满腔激情和抱负,一心想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对于唐晏这位从城里嫁到乡村的姑娘而言,她要的不仅仅是海誓山盟,还要一个实际行动,证明他爱的实力和能力,同时还有他建设乡村、振兴乡村的决心。于是,黄成宝开始一步步行动起来,投资逾千万的资产,在罗裙山修公路、修天梯,接下来打造一个花红柳绿而又宁静致远的世外桃源。
这条线,我认为是主线。以爱情为基础,实现年轻人梦想与抱负的主线。这条线,有着精彩的延伸和美丽的故事。
再说面。从我踏入罗裙山旅游景区,扑面而来的韩式木屋便一栋接一栋,目不暇接。还有那些承载着文化情怀的小桥、流水、庭院、楼台、悬崖式叠景、瀑布、石拱门、鹅卵石墙面的梅花灶等等,无疑是黄成宝对伊人唐晏呈递的一份份答卷。这个面既宽,又广,还很有温度。
“空椅在,你在哪里?”“我刚来,凳子上还有余温。”
“今天,无雨,适合放飞。”“你站在露台远眺,远山是风景,而远山见你,也是风景。”“走这条路,有人间烟火。鲜花夹道,迎接罗裙山女神。”
世上不仅有深情的文字,还有深情的人。就让我借文友的这组深情文字,献给黄成宝、唐晏这两位追赶春天的年轻人。
不为别的,就为了柑子园村眼下有80%的村民在他们这里务工。为了像黄泽富这样的村民领到工钱时,激动得手抖,抖落一地百元大钞。为了当年的贫困户,如今跟着他们致富买小车,盖楼房。
为了他们的马蜂养殖产业,蜂拥而至。为了他们将绿色种植,铺满罗裙山,给游客带来最美的口福。
本来,我想把黄成宝和唐晏的事迹一并写下来,想想还是算了。他们的故事,等他们成功之后,自有人写。而我只想看着他们用一支想象的彩笔,在罗裙山、柑子园精心涂抹,将山峦和乡村现有的颜色综合、推进、融纳、颠覆,最后打造成一幅完美的彩画。
2024年湖南省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戏曲进乡村——凉亭坳乡竹林湖村
Fri Jun 07 19:00:00 GMT+08:00 2024
2024年湖南省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戏曲进乡村——黄金坳乡汪家村
Thu May 23 19:00:00 GMT+08:00 2024
2024年湖南省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戏曲进乡村——黄金坳乡坪星村
Wed May 22 19:00:00 GMT+08:00 2024
2024年湖南省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戏曲进乡村——黄金坳乡尽远村
Thu May 16 19:00:00 GMT+08:0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