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尝过了永州小吃,再看看永州这些“硬菜”
尝过了永州小吃,再看看永州这些“硬菜”
Mon Aug 16 08:00:00 GMT+08:00 2021

之前跟大家分享了

永州十大特色小吃

想必不少小伙伴已经馋得直流口水


吃完了小吃

那今天就来看看“硬菜”

话不多说

永州十大“硬菜”

上菜喽~


1、东安鸡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428.png


东安鸡是永州的特色美食之一,中国十大名菜之一,这里的鸡有自己的特色,脚底青白,白皮浅白。安东鸡在做出来之后,色香味俱全,口感极佳,肉汁鲜美,入口即化。


东安鸡,是一道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美味佳肴,被列为国宴菜谱之一、八大湘菜之首。“东安鸡”经历了三个朝代的演变,西晋时叫“陈醋鸡”,清末时叫“官保鸡”,直到民国时才叫做“东安鸡”。本道菜选用的是鲜嫩小母鸡肉,配上辣椒(红、尖、干)、大葱、姜、料酒、醋、白砂糖、味精、料酒、鸡粉、花椒、花生油、淀粉、香油,下锅煸炒而成。成品色泽鲜艳,肉质鲜嫩,酸辣爽口,肥而不腻,食多不厌,香气四溢,营养丰富,香、甜、酸、辣、嫩、脆六味俱全。


微信截图_20210816080733.png


2、永州血鸭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441.png


相传太平天国起义初期,太平军首领洪秀全率众将士攻下了永州城,当地老百姓为慰劳起义军,也前往军中与厨子一起下厨。可是在杀鸭拔毛时,鸭身上的细毛却怎么也拔不干净。


这时临近开宴了,一位老厨子急中生智,先是把鸭肉砍成块,下锅炒好后再将生鸭血倒进鸭肉里,继续炒拌成糊状,这样一来,鸭块上的细毛自然看不见了。到了开宴时间,一碗碗拌有鸭血的鸭肴全部端上了桌。这时有人问老厨子这叫什么菜,老厨子结结巴巴答不上来。最后还是洪秀全之妹洪宣娇说了句:就叫它“永州血鸭”吧。于是“永州血鸭”便由此而得名,并一直流传至今。经过历代永州厨界精英潜心钻研、精心烹制,“永州血鸭”以其独特的口味闻名于世。


微信截图_20210816080836.png


3、宁远酿豆腐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450.png


宁远酿豆腐的制作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首先油炸豆腐要用茶油将水豆腐炸成像桃子一样大小匀称,色黄,有韧性,中间空心的油炸豆腐。其次用八成瘦肉,二成肥肉,可按个人口味拌以少许猪皮,蒜白,蒜叶,少许姜,红辣椒或者辣椒粉、食盐(建议盐在肉馅快剁好的时候加,别加太多,肉剁开在砧板时,在肉上均匀撒一层就好然后再继续剁肉馅)、五香粉等佐料,一起剁碎,做成馅。将油炸豆腐开个小口,将馅掬进豆腐里,把豆腐挤成圆鼓鼓的一砣。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456.gif


4、零陵板鸭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459.png


零陵板鸭也叫永州板鸭,是有名的永州特产。零陵板鸭起源于清朝末年,素以香、肥、脆、嫩而闻名。制做时,选用二斤半以上的肥嫩鸭子,宰后去毛,取出内脏,然后按照每只鸭子一两半盐、一两烧酒、半两酱油和适量的五香粉混合在一起并拌匀,遍涂鸭体内外,放在缸内腌一天、翻缸后再腌一天,使佐料全部渗进鸭肉后,拿出麻绳拴住鸭鼻,用竹皮撑开腹部,加力压平,日晒一到二天,挂在通风处吹二十天左右即成,每年冬至节前后制作的板鸭既耐藏,又香脆。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504.gif


5、荷叶米粉肉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508.png


荷叶米粉肉是江华人民喜庆酒宴的镇席之看,味香话美。其制作方法为:先把肉切成寸见方之块状,将稻米、八角炒香,磨粉拌合,加上精盐、白酒、酱油、五香粉、白糖等调味品,再用荷叶包扎(故又名荷包扎),每包 一至两斤,置甑或锅中烈燕到荷叶流油即可,吃的时候,趁热解开荷叶,香味扑鼻,味道鲜美。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513.gif


6、祁阳油炸粑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516.jpg


祁阳油炸粑是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的特色小吃。油炸粑为祁阳民间流行的一种小吃。其制法是将糯米粉捏成拳头大的一个个小团,然后将糯米粉团压成饼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据说祁阳油炸粑最初由祁阳文明铺桥头一小吃店首创,并大受欢迎,行销至祁阳城内。


至今油炸粑仍然是祁阳人喜爱的小吃,城区内已有多处店、摊专卖此种食品,热锅热灶,现炸现卖。热吃口味尤佳。油炸粑为祁阳民间流行的一种小吃。其制法是将糯米粉捏成拳头大的一个个小团,然后将糯米粉团压成饼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其特色是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现在你若漫步祁阳街头,常常会看到街边停着一些小推车,这些小摊车就卖油炸小吃的,车上一边架着盛了油的炸锅,紧挨着炸锅的是一个平底锅,再过来就是放满托盘的用竹签串着的油炸粑、香芋、薯片等等。


7、瑶家腊肉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520.png


瑶家腊肉,是瑶族同胞日常享用和宴亲待客最上乘的佳肴美食。据瑶族史书《过山榜》记载,瑶族始祖盘王(又名盘瓠),原居大西北黄河源头,育六男六女,由于洪荒加战乱,盘王遂率族人向华南地区转移,其长子一系便定居于现瑶山境内,繁衍至今。


千百年来,此处的盘王后裔们赖以生存的地盘是崇山峻岭、陡坡峡谷,良田本就稀少,再加上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又非常落后,其主食杂粮红薯、苞谷、芋头、小米等产量不高,难以果腹,于是狩猎野兽飞禽以补食用。每次狩猎后倘分食有余,则腌渍处理后悬挂于火塘上方,让烟熏火燎使之不断干化,以备日后食用之需,谓之烘腊肉。所熏的动物,从前皆是猎获的飞禽走兽,往后逐渐演化为家庭饲养的动物牲畜与家禽,再往后定型为农历冬至日宰杀的肥猪。由于历代相传用此法制作的腊肉系瑶族始祖盘王首创,故名瑶家腊肉。


8、鸭脚包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524.png


鸭脚包,是江永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采用特殊腌制的鸭脚,其特殊的工艺和上佳的口味令其远近闻名。鸭脚包是采用特殊工艺腌制的鸭脚,每个鸭脚的中间裹以特殊腌制的鸭心,外用腌制的鸭肠缠绕。它外观呈琥珀色,光泽鲜亮,蒸熟即可食用。鸭脚包吃起来骨酥而脆,咬起来筋斗而生津。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528.gif


9、道州扎肉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532.png


道州扎肉是道县的传统名菜,也是道州最有名的特产之一。道州扎肉继承了道县民间近千年的地方传统特色熏制工艺,结合现代科学配方精工制作,选料考究精良,口味独特纯正,具有色鲜,味香,质脆等特征,浓郁着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


10、蓝山油茶


微信图片_20210816080536.png


蓝山油茶是永州特产之一,又叫做粑粑油茶,属蓝山县的传统点心,以辣、香、甜、脆、味美著名。将蓝山优质糯米油炸成小坨放入碗中,配上花生、黄豆、冻米、红豆、麻豆、玉米,面上稍撒点葱花,然后泡入滚开的姜汤,汤中放有少许红糖和茶叶。蓝山油茶闻起来香气四溢,吃起来甜辣松脆,十分可口。另外,油茶还有发汗驱寒的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防病的作用。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