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龙潭河镇就是这么任性牛逼,精彩节目想演就演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龙潭河镇就是这么任性牛逼,精彩节目想演就演
Mon Jul 16 11:48:00 GMT+08:00 2018

7月13日晚九点,本该回归寂静的龙潭河街道却热闹非凡,人们都匆匆地赶往龙潭河中学,一进学校门口,商店旁的空地上已经燃起了熊熊碳火,大火旁边竖立着一个近六米的尖刀长梯,而中学礼堂,此时已经人满为患。


龙潭河镇是慈利县三大古镇之一,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板板龙灯的发源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龙潭河镇水美山美,风光秀丽,素有“粮仓油海”“鱼米之乡”之称,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乡风淳朴,民风纯洁。


微信图片_20180716114746.jpg


这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文化有内涵,多次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奇山峡谷,桃花溪、墨斗溪、神龙溪、千岛龙潭、云朝古寺、豪茂山寺、仙女殿、龙头山寺,回龙庵,鲁家寨、东溪河、西溪河,“青山腾绿浪、碧水泛鳞波,荷花香千里,鱼儿戏水歌”的人间仙境。


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书记向平华,镇长彭军亲自部署,现场指导,兴建了1万3千多平方的板板龙灯传承基地,对全镇100多种民间文化进行了传承,此次展演的节目仅为一小部分。


微信图片_20180716114750.jpg


丝弦发明于古代弹棉花演变而来的,经整理和挖掘就成了龙潭民间文化一大特色。丝弦传承人:肖慧琼、杜艮香、叶祥霞、黄继军、朱先红、杨梨表演


龙潭河属沅水支系,鱼类资源丰富,祖祖辈辈的农民耕种之余都靠捕鱼创收,捕鱼时用竹简敲打船帮发出响声惊动鱼儿入网并不断吆喝,久而久之就成了渔鼓,渔鼓起源于明末清初,在演唱中有九板十三腔的艺术特点,一批艺人在茶余饭后,婚丧喜庆采集一些乡间轶事,民间奇闻演唱,深受百姓喜爱。市级渔鼓非物质文化继承人张辉民表演。


花灯是一种舞蹈和演唱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发明于劳动之余,边跳边唱的一种演唱形式,每逢新年、中秋、重阳等佳节到农家上门演出而收深受群众的喜爱,花灯表演传承人:朱金枝、付元旦表演


微信图片_20180716114753.jpg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龙潭河京剧票友李八毛,多次参加湘鄂边京剧票友演唱会荣获过一二等奖,不是一般的水平,演唱了《空城计》。


三棒鼓是传承2000余年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主要表现抛刀、抛棒技艺,功底深厚,三棒鼓传承人:李先菊、董济民、潘兆龙表演。


龙潭大鼓是一种说唱艺术,传承人张金莲、付元旦表演


微信图片_20180716114752.jpg


汉戏是京剧的祖先,发源于陕西,流传至楚,然后传到常德,龙潭河的老艺人付级阶传承下来,源远流长,深受百姓喜爱,传承300多年历史。汉戏传承人:朱金枝表演


土地戏即土家文化,两千多年前,土家男女青年恩恩爱爱,戴上面具利用化妆对唱,互诉衷肠,令人心驰神往。土地戏传承人:朱建华、彭满莲表演。


微信图片_20180716114801.jpg


上刀梯、过火槽是我们龙潭千年传承的土家文化,一般是土家子民生小孩后为健康成长,易养成人,请艺人演艺的土家傩愿戏祈福,剧情惊险,令人瞠目结舌。上刀梯、过火槽传承人:卢志刚、郑德富等六人表演。


参加节目的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龙潭人,节目现场掌声不断,观众赞不绝口,虽然节目持续至深夜,但观看的群众只增不减。


作为慈利县三大古镇之一,龙潭河镇文化底蕴深厚不是一般的,今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评选中,龙潭河镇也榜上有名。龙潭河镇党委政府表示,今后会多举办类似的文化活动,这不仅有利于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也保证了文化的传承,同时,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用旅游+文化的模式,打开发展新思路,也表现了非遗文化,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民间文化艺术永远绽放。


微信图片_20180716114807.jpg


                                                              作者:刑倩 刘汉周 朱勇军


7月13日老站长黄立顺为板板龙灯传习所题词描上金底千岛龙潭暮色降临,鸟儿归巢,小镇精彩刺激的节目正式上演。

刘汉周、杨梨两人共同主持了节目


微信图片_20180716114804.jpg


龙潭大鼓,表演现场人满为患,几把吊扇驱不尽室内的闷热,乡亲们热情似火,阵阵喝彩,现场秩序井然有序。


刀口锋利不是吹的,专人磨了半天,我用手指摸了一下比我家菜刀还要锋利。勿学我,刀口是不能随意摸得,有些传统的东西我们解释不了。

朱大归,张文华等社区的人员点燃300斤的木炭,烧的通红,不敢近身,过火槽就是赤足踩着燃烧的通红炭火通过,没点真功夫是不行的。警告旁人勿学,通过专业培训,这是祖传技艺赤足踩着锋利的刀口往上爬,没功夫不行的,警告旁人勿学,通过专业培训,这是祖传技艺。


微信图片_20180716114813.jpg


民间文化艺术展演

总策划:向平华、彭军

总导演:刘汉周

执行导演:杨梨、董济民、张金莲

舞台总监:潘兆龙

艺术总监:张益忠

摄影:朱勇军、易春华、杨正华

音响:于德炽

视频:张益忠、朱勇军

剧场杂勤:朱大归、张文华、卢志飞、张霞、徐年喜、彭清梅

视频部分内容是通过专业技能学习的请勿模仿!


主办单位:慈利县板板龙灯协会

                  慈利县板板龙灯传习所

协办单位:龙潭河镇龙潭社区居委会

特别鸣谢:慈利县龙潭河镇党委

                  慈利县龙潭河镇人民政府

                  慈利县龙潭河镇综合文化站

                  慈利县龙潭河镇中学

                  龙潭河风情网小朱电脑维修

       以上单位的大力支持

                         二零一八年七月十三

7月14日龙潭河镇供水站站长朱龙初利用晚间避开用水高峰期,对水站清水池进行了清洗,长期以来龙潭河镇供水站,定期抽样检测水质,每天对供水进行巡查,不定期的对设备保养维护,及时清理清洗过滤沙池及清水池,保障了居民用水安全。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