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红色三官寺
红色三官寺
Fri Jul 06 14:08:00 GMT+08:00 2018

编者按:三官寺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官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坚持了长达8年的革命斗争。本文仅叙述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三官寺。

 

一、传播新文化的活动

五四运动后,慈利先进青年和进步人士积极开展传播新文化的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向民众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影响较大的传播形式是组织农村阅报社。在慈利偏僻的农村,交通闭塞,农民缺乏知识和民主政治意识。1922年11月,袁任远(三官寺人)、胡夷、吴黑浪、云开沅、吴楚良、明诚、彭粹夫、蒋骧、飞迅等在三官寺组织慈利第一个农村阅报社。其宗旨是:“本着往田间去的精神,使农民能有接触文化的机会,以作改造社会的基础”。阅报社的报纸采用对外张贴的办法与群众见面,影响比较广泛。

 

袁任远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组织了革命团体“醒钟社”,参加的人有彭粹孚、蒋兆骧、吴汝霖、黎宗烈、彭亮等10余人。他们定期举行座谈会,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讨论中国革命的形势和出路,还办有墙报——醒钟周刊。社员们读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以及《新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报刊。通过学习,广大社员更加坚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信心。

 

二、早期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毛泽东等人于1920年底在长沙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毛泽东等人于同年10月在长沙创建了中共湖南支部。次年5月,建立了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后,对全国各地的党组织提出了发展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明确要求。这时,三官寺在外地求学的学生李立新、袁任远,分别在常德、长沙两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他们和朱莽、于兆龙、陈子道、黎夏卿、 谢世鋆、莫和初、谢策智、杜修经、佘恵、张一鸣、吴宪猷、张玉琴、蹇先为、蹇先任、施建白、姜丕成等20多人成为慈利县早期共产党员。


1.webp (1).jpg

李立新

 

李立新,慈利县三官寺人。1924年在常德省立二师读书时成绩优秀,思想进步,加入青年团,1925年9月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1月,常德省立二师成立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李立新任执行委员。1月30日,常德省立二师学生组织爱国群众团体“救国义勇队”,李立新被推选为宣传部主任。“二师惨案”后,被省二师开除学籍。1926年10月,李立新受中共湖南区委派遣,任津市党支部书记、总工会委员长,领导津市的革命运动。马日事变,国民党澧县党部要派兵捉拿他,并在《湖南通俗日报》上刊登通缉令通缉他。1927年10月,中共湖南省委派他和严文德(李立新之妻)来到慈利从亊党的地下工作,恢复和发展党团组织。通过蹇先为、蹇先任秘密联络到党团员50多人,恢复了中共慈利党组织,李立新任书记,隶属中共湘西特委领导。1928年3月,湖南独立二师师长周朝武部进驻慈利县城,成立清乡委员会,到处搜捕共产党人。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李立新在上青山寺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党组织停止活动,党团员能在本县隐蔽的立即转入农村,不能在本县隐蔽的迅速向外地转移。李立新、严文德转移到石门,后参与石门“南乡暴动”。“南乡暴动”失败后,潜回慈利,失去组织联系。1930年在九溪教书时病故,安葬于三官寺。


2.webp (1).jpg

袁任远

 

袁任远,慈利县三官寺人,1898年生。1912年考入慈利中学,1918年考入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并与同学十余人组织了一个革命的小团体——醒钟社,研究马克思主义,讨论中国革命的形势和出路。1922年在长沙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去南洋从事教育和新闻工作。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一所小学教书时,因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引起了马来西亚殖民当局的注意,被迫转到缅甸,在《缅甸新报》任编辑。他和《仰光日报》的许苏魂(共产党员)交往甚密,受其影响很大。1925年5月,袁任远回到湖南,通过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他“热烈地盼望参加到党的队伍里来”。1925年8月,袁任远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受中共湖南区委派遣,以国民党慈利县筹备委员会主任的公开身份,来到慈利开展建党工作和大革命运动。“马日事变”后,袁任远被列为慈利“四大暴徒”之一,被反动当局通缉。1927年6月下旬,他在武汉参加了毛泽东召集湖南各地去武汉的共产党人的会议。会上,毛泽东号召大家回到原来工作的地方去,恢复工作,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拿起刀枪进行武装斗争。于是,袁任远返回湖南,在石门领导了南乡爆动。南乡爆动失败后,袁任远在上海找到了党,任上海赤色总工会秘书。1929年夏,党中央派他到广西李明瑞部工作,任教导总队政治教官,参加了百色起义。后先后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湘赣省委秘书长、红六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红二军团六师政治委员、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委员、省军区第一军分区(管辖大庸、慈利等地)政委。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会师后,任三十二军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吉林省工委委员兼永吉地委书记、东北民主联军独立十一师政委、军调部第三十四小组少将组长、吉林省政府副主席、湖南省政府副主席。1954年离开湖南后,先后任政务院内务部副部长、青海省省委书记、省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副书记。党的笫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还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全囯人大常委。1986年1月2日,袁任远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三、武装斗争

三官寺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官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坚持了长达8年的革命斗争。

 

1、建立农民协会。1926年7月底,袁任远、张一鸣等受中共湖南区委的派遣来到慈利开展农民运动的组织发动工作。不久后,为了加强领导力量,中共湖南区委又派邹文辉为农运特派员来到慈利开展工作。9月上旬,邹文辉到慈利,与先期来到慈利的袁任远、张一鸣等分工合作。根据分工,邹文辉到城郊做发动农民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动,区、乡农民协会逐步建立起来。11月,在县城召开农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慈利县农民协会。到11月底,全县有区农民协会11个,乡农协会48个,会员4496人。此期间,三官寺境内成立了三官寺、水车坪两个乡农协会,会员200达多人。农民运动从政治上打击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的主要做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开批斗会,戴高帽子游行或关押的办法打击土豪劣绅的威风,树立农民协会的权力。二是对不法地主、劣绅依法实行镇压,铲除反动势力,保障工农革命的顺利发展。有时两种方法同时并用。


3.webp (1).jpg

袁任远故居


2、前村坪、天鹅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前村坪、天鹅革命委员会成立,分别由张三友、钟立成任革委会主席,郑德普、郭艮生任副主席。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在红军团长常德善的指导下,接着组建了游击队,广泛开展了打土豪活动。打击了当地恶霸杨竹林、钟朝赞等数十家土豪。游击队曾配合红军到茅花界、三官寺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后来,张三友等10余人随部队参加红军。

 

3、三官寺游击队  1935年8月,红军打击三官寺、江垭等地匪军后,主力部队东下石门、澧县,留下红六师十六团,由团长常德善率领在江垭-带进行游击活动,发展游击队。其中一部驻扎三官寺、康家岗,成立了三官寺游击队,有队员30多人。与此同时,三官寺乡的界河、三坪、株木岗、麻山、新泉、新桥、双河等地也组建了游击队。

 

四、革命贡献

土地革命时期,三官寺有2000多人参加革命,近500人参加红军,近600人为革命牺牲。有名烈士52人。三官寺人民为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为红军队伍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参加红军

1935年4月26日,红军一占领江垭,二军团政治部立即在江垭开会,作出了《七天扩大红军突击计划》,内称:“陈家河、桃子溪两次战斗的胜利,击溃了敌人对我们大举进攻的北线纵队,消灭其大部有生力量,缴获了许多武器。在粉碎敌人大举进攻的战争中,已经取得了第一步伟大胜利,使敌人原有“围剿’计划失了效用。我们目前的任务,是乘着敌人重新布置绝望进攻的当儿,调动敌人,而击灭其有生力量,及利用顺利的间隙时间,广泛发动斗争,创造新的攻击区域,猛烈扩大红军,以资补充训练,准备随时迎接新的决战胜利。此时,贺龙同志对军委分会秘书长袁任远说:“你是三官寺人,可带点部队去三官寺做扩红工作,顺便回家看看。”袁任远同志遂带领红六师十六团(团长常德善、政委冼恒汉)去三官寺、赵家岗、喻家嘴一带开展扩红工作。袁任远自1928年5月领导石门南乡起义失败后,转战南北,消息隔绝,远近乡亲听说袁任远回来了,纷纷赶来看望,袁利用这个机会向他们宣传革命的道理,并亲自在三官寺康家岗召开群众大会,宣讲革命的形势,号召参加红军,几天时间,仅三官寺一处就有300多人参加了红军。


4.webp (1).jpg

烈士陵园


2、烈士名录

毛志秋(1912~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三官寺村三官寺人,1912年6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7月在永顺县作战时牺牲,葬永顺县。

 

毛志明(1916~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三官寺村三官寺人,1916年11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任战士,1935年6月在龙山县作战时牺牲,葬龙山县。

 

毛治进(1915~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寨岗村寨家岗人,1915年7月生。 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三营七连任战士,1935年8月在湖北宣恩板栗园作战时牺牲,葬湖北板栗园。

 

王佳生(1918~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双桥村王家溶人,1918年1月生。1934年12月参加红军,在红六军团政治部任警卫员,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6月由县人委追认。

 

申先高(1912~1935) 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寨岗村寨家岗人,1912年生。1935年6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2月在龙山县茨岩堂作战时牺牲,葬龙山县茨岩堂。

 

申先美(1915~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新庄村唐家峪人,1915年5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6月在龙山县茨岩堂作战时牺牲,葬龙山县茨岩堂。

 

孙盛钊(1908~1935)男,慈利县三官乡青龙村谷子岭人,1908年8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4月在桑植县陈家河作战时牺牲,葬桑植县陈家河。

 

孙盛本(1909~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青龙村岩子岑人,1909年3月生。1935年4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5月在桑植县作战时牺牲,葬桑植县。

 

李腊兵(1911~1934)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三坪村三坪人,1911年6月生。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四师十团任班长,1934年12月在桑植县作战牺牲,葬桑植县。

 

李德玖(1908~1937)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三坪村李家坪人,1908年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共产党员,在八路军一二0师七一五团二营任教导员,1937年9月在山西省繁峙县平型吴战役中牺牲,葬山西省繁峙县平型关。

 

李先川(1916~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双桥村梁桥人,1916年4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6月在龙山县作战时牺牲,葬龙山县。

 

张谋权(1914~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射泉村射泉人,1914年5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5月在永顺县作战时牺牲,葬永顺县孟列村。

 

张谋贤(1914~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双峪村张家湾人,1914年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一营三连任班长,1935年8月在湖北省宣恩县板栗园作战时牺牲,葬湖北省宣恩县板栗园。

 

杜火生(1914~1935) 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双垭村栗树垭人,1914年6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任战士,1935年4月在桑植县作战时牺牲,葬桑植县朝水河。

 

杜佳光(1907~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双坪村水车坪人,1907年生。 1935年3月任慈利县水车坪乡农民协会副会长,1935年5月在江垭九家湾被杀害,葬慈利县黄家村。

 

杜顺堂(1897~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双坪村水车坪人,1897年1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6月在龙山县作战时牺牲,葬龙山县。

 

杜慎杰(1911~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双坪村水车坪人,1911年7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任战士,1935年8月在湖北省宣恩县板栗园作战时牺牲,葬湖北省宣恩县板栗园。

 

杜丕臣(1916~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双坪村水车坪人,1916年4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6月在龙山县作战时牺牲,葬龙山县。

 

杜慎祥(1914~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朱垭村朱垭人,1914年3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6月在龙山县亭子堡作战时牺牲,葬龙山县亭子堡。

 

杜慎恒(1918~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以坪村水车坪人,1918年2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任战士,1935年4月在桑植县陈家河作战时牺牲,葬桑植县陈家河。

 

吴清成(1910~1936)男,慈利县三官寺乡新庄村唐家峪人,1910年4月出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6年6月在龙山县茨岩堂作战时牺牲,葬龙山县茨岩堂。

 

吴远实(1917~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苗岭村廖家溶人,1917年5月生。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6月由县人委追认。

 

吴愈耀(1920~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苗岭村苗儿岭人,1920年3月生。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6月由县人委追认。

 

吴远濯(1908~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苗岭村苗儿岭人,1908年生。1934年12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7年11月由县人委追认。

 

周艮春(1915~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射泉村射泉人,1915年7月生。1934年10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4月在桑植县桃子溪作战时牺牲,葬桑植县桃子溪。

 

周化山(1912~1934)男,慈利县三官寺乡罗潭村罗潭人,1912年5月生。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四师十团任战士,1934年12月在桑植县作战时牺牲,葬桑植县。

 

赵虎臣(1919~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介河村介河溪人,1919年10月生。1935年4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6月在龙山县茨岩堂作战牺牲,葬龙山县茨岩堂。

 

姚盛元(1919~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苗岭村苗儿岭人,1919年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排长,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6月由县人委追认。

 

胡禹林(1918~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和平村胡家坪人,1918年4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二团二营四连任连长,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7年11月由县人委追认。

 

胡雪禄(1898~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和平村胡家坪人,1898年1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特务长,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6月由县人委追认。

 

胡云生(1917~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三官寺村人,1917年5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任战士,1935年8月在湖北省武峰两溪口作战时牺牲,葬湖北省武峰县两溪口。

 

胡爱成(1917~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罗潭村庙上塌人,1917年8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任战士,1935年3月在永顺县高梁坪作战时牺牲,葬永顺县高梁坪。

 

唐新田(1901~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三坪村谢家坪人,1901年6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6月由县人委追认。

 

唐考生(1919~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双桥村凉桥人,1919年3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班长,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6月由县人委追认。

 

唐祚耀(1914~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苗岭村苗儿岭人,1914年生。1935年4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6月由县人委追认。

 

唐芳品(1914~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新庄村人,1914年9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8月在湖北省宣恩县板栗园作战时牺牲,葬湖北省宣恩县板栗园。

 

唐茂林(1908~1934)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大泉村大泉坪人,1908年4月生。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四师十团任战士,1934年12月在永顺县塔卧作战时牺牲,葬永顺县塔卧。

 

唐芳竹(1913~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新庄村人,1913年7月。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6月在龙山县作战时牺牲,葬龙山县。

 

唐芳炮(1905~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介河村介河人,1905年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7月在龙山县作战时牺牲,葬龙山县。

 

袁晓生(1912~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射泉村射泉人,1912年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6月在永顺县官坝作战时牺牲,葬永顺县官坝。

 

袁治根(1912~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株木村袁家坪人,1912年生。 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一营三连任战士,1935年4月在桑植县上河溪作战时牺牲,葬桑植县上河溪。

 

袁明进(1913~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射泉村射泉人,1913年4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6月由县人委追认。

 

康福庆(1901~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三官寺村三官寺人,1901年11月生。1934年4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任战士,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7年12月由县人委追认。

 

康明桃(1919~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三官寺村三官寺人,1919年2月生。1935年4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任特务长,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6月由县人委追认。

 

康明雪(1918~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三官寺村三官寺人,1918年5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6月由县人委追认。

 

康水生(1913~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朱垭村栗树垭人,1913年4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战士,1935年12月在溆浦县作战时牺牲,葬溆浦县。

 

康曾双(1913~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双高村黄牯垭人,1913年4月生。1935年4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任战士,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6月由县人委追认。

 

康锡气(1909~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三官寺村三官寺人,1909年8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任连长,1935年10月在桑植县作战时牺牲,葬桑植县。

 

曹梅生(1911~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长岑村长岑岗人,1911年8月生。 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任战士,1935年6月在龙山县作战时牺牲,葬龙山县。

 

谢家美(1909~1934)男,慈利县三官寺乡射泉村射泉人,1909年4月生。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四师十团任战士,1934年12月在永顺县作战牺牲,葬永顺县。

 

廖相南(1910~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洞泉村甘泉洞人,1910年4月生。 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一营二连任战士,1935年8月在湖北省宣恩县板栗团作战时牺牲,葬湖北宣恩板栗园。

 

廖家武(1920~1935)男,慈利县三官寺乡苗岭村苗儿岭人,1920年8月生。1935年3月参加红军,在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新兵连任战士,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失踪,1956年由县人委追认。

 

(作者:罗显庆)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