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产生于唐,兴盛于宋。在这个过程中,湖南书院表现卓越,发轫早,声名著,数量多,分布广,影响广泛而深远,甚至出现“天下名院,半属湖湘”的局面。
●岁月更替,书院时兴时废,然而,瓜瓞绵延,为湖湘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地处湘西南边陲山区的新宁,也出现了一批很有影响的书院。
●诸如清泉书院、金城书院、莲潭书院、文昌书院、维新书院、求忠书院、斗光书院等等。
●特别是近年发现的“谏议书院”,有千余年历史,遗址保存完好,文物丰富,底蕴厚重,十分珍稀,价值不可估量。
《湖南教育史》论述“两宋时期的湖南教育”,指出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科举家族的崛起”。重点介绍了邵州(今邵阳)周仪家族和道州(今营道)周辅成家族。后者诞生了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而《湖南教育史》却将其置于周仪家族之后,可见周仪家族的声望。《湖南教育史》是这样介绍的:“周仪为唐以来邵阳第一个进士,由于其子周湛和孙周钦都为进士,被称之为‘宋三周’。周仪博学敢言,被誉为直臣。晚年回籍创设书院,为当地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康熙版《周氏族谱》载:“始祖诚公,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卜居宝庆邵地,二世玉喜居武冈紫阳,三世仪公,四世湛公,五世钦公朝公,俱登进士,身入翰林,出膺民社,家谱计之,而州府志之焉。”新宁周氏有“宋三周”、“宋五周” 和“宋六周”的说法。“宋三周”是周仪,周湛,周钦,祖孙三代,俱登进士。“宋五周”是周仪,周湛,五世周钦、周朝,九世周昉,五人俱登进士。“宋六周”是周仪,周湛,周钦、周朝,七世周望,九世周昉,六人俱登进士。周仪,宋雍熙二年进士。为邵阳有史以来第三名进士(第一名,唐德宗时期的卿侃;第二名,唐懿宗时期的胡曾),宋代邵阳第一名进士。谏议书院创建者,累官谏议大夫,学识博洽,遇事敢言,被誉为直臣。晚年回原籍创办书院,门徒数百,湖南名士,多从其学,影响十分广泛。为宋代赫赫有名的大儒,《宋元学案补遗》“宋儒博考”全国大儒排名,“周先生仪”名列第22位,排在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周式之前(第3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