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忠源(1812-1854),字岷樵,湖南新宁人。于道光十七年(1837)考中举人,后入京参加会试,可惜没有中榜。道光二十四年(1844),江忠源通过大挑被任命为教职,返回家乡。
附着在江忠源与曾国藩的交往上有很多传奇故事。
江忠源“素以任侠自喜,不事绳检。公与语市井琐屑事,酣笑移时。江公出,公目送之,回顾松焘曰:‘京师求如此人才不可得。’既而曰‘此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烈死。’时承平日久,闻者骇之。江公自是遂师事公。”当时在座的郭松焘听到曾国藩的这番评价也“骇之”,问“何以见得?”曾国藩捋须而言:“凡人言行,如青天白日,毫无文饰者,必成大器。
江忠源楚军与曾国藩湘军渊源。
江忠源的楚军开启了湘人集体从军的先河,楚军还为曾国藩组建湘军确立了信心。 国藩所鳃鳃治办一切,练勇置械,稍廓规模,实恃此人为我先导。
楚勇与湘军虽然开始同为团练出身,但二者自成体系,即使是营制都不一样。
曾国藩在《江忠烈公神道碑》中明确称其为“江家军”。反对人称自己为“曾家军”。而自称为“官军”。
在江忠源出征湖北、江西、安徽时,曾国藩每次应其请而募兵救援时,都将所募兵勇交给其弟统领。
湘军将领基本上出自岳麓书院
欧阳厚均:曾国藩、郭嵩焘、左宗棠、江忠源
丁善庆:曾国荃、刘长佑、刘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