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古琴学会古琴公益讲座系列之一
心境闲,弹素琴——初识古琴
活动简介
讲座为湖南图书馆与湖南省古琴学会主办,为公益讲座系列,通过讲座,可以从初识古琴到对古琴这一传统乐器的深刻了解,旨在弘扬古琴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古琴,学习古琴。
活动时间
2019年2月16日(周六)15:00
活动地点
湖南图书馆二楼中厅
弘文书屋·国学堂·湖南省古琴传习所
活动嘉宾
黄紫薇(湖南长沙人。天津音乐学院古琴硕士研究生。湖南省古琴学会常务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琴会理事。师从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李凤云,并得李祥霆、龚一、吴钊诸先生精心指导。)
报名方式
湖南图书馆读者请点击下方链接报名
https://www.hdb.com/party/qt3dn.html
(名额有限,先报先得)
联系电话
0731-84174022
古琴介绍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
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湖南省古琴学会
成立于2018年,由湖南省民政厅核准登记,湖南省文联领导,以“弘扬古琴艺术,精研传统琴学文化”为大任,秉“名流荟萃、文化前行”之宗旨,聚贤达,传真谛,兴伟业,以期声名远播。
活动场地:
湖南图书馆二楼中厅弘文书屋·国学堂·湖南省古琴传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