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选择
  •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首页>湖湘课堂>湖南省20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项目资源展示>湘戏课堂

湘戏课堂

第1章 巴陵戏

  • 1.1 第一课:巴陵戏的起源

    • 本集主要介绍了巴陵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巴陵戏是湖南省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形成于明末清初,主要流行于湖南岳阳地区。1953年由田汉、梅兰芳先生定名为“巴陵戏”。涌现了众多的名伶大家:苏来保、许升云、丁爱田、李筱凤、周杨生、潘云霞、孙艳华等。创作上演了《九子鞭》、《打差算粮》、《夜梦冠带》、《秦琼表功》、《今上岳阳楼》等一大批优秀剧目。2006年,巴陵戏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 1.2 第二课:巴陵戏的行当

    • 本集主要介绍了巴陵戏的行当和班社:巴陵戏的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三大行。生行有老生、三生、靠把、小生、贴补;旦行有老旦、正旦、闺门、蹻子、二小姐;净行有大花脸、二净、二目头,三花脸,四七郎。大部分行当,需文武不挡,唱做兼工。巴陵戏的班社分为江湖班、官班、案堂班、六人班及围鼓串堂五种。这些形式的班社相互竞争、相互依存,至清代中后期,巴陵戏班设有“巴湘十三块牌”“巴湘十八班”的称谓,十分兴盛。


  • 1.3 第三课:巴陵戏的唱腔

    • 本集主要介绍了巴陵戏的唱腔:巴陵戏是一个多声腔的地方剧种。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保留了明末清初的昆腔、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的杂腔小调及弹腔南北路,还吸收了湘东北地区的民间音乐。巴陵戏的昆腔,也称“吹腔”,从曲调上可分为南曲、北曲。巴陵戏弹腔分南、北路,又各有其反调,叫“反南路”与“反北路’。巴陵戏将昆腔与弹腔之外的腔调列入杂腔小调。杂腔小调曲调轻快,节奏明朗,多见于“三小戏”和喜剧剧目之中,多系一腔一剧。


  • 1.4 第四课:巴陵戏的表演

    • 本集主要介绍了巴陵戏的表演:巴陵戏表演的基本程式和技巧,十分丰富多彩,这里重点介绍了“内八功”与“外八功”。“内八功”是指喜、怒、哀、乐、悲、愁、恨、惊八种刻画人物心理、表达人物情感的基本技巧。“内八功”以眼神为统帅。巴陵戏用眼讲究,分正、斜、对、分、转、梭、眯、瞠八形,由此变化出30多种眼神。“外八功”则是外形功夫和道具、扎扮等用于人物塑造的八种技巧。巴陵戏表演的这些技巧,让巴陵戏魅力无穷。


第2章 花鼓戏

  • 2.1 第一集:花鼓戏的起源

    • 本集主要介绍花鼓戏的历史和来源、表演特点等,以及湖南花鼓戏的分类。花鼓戏,是全国地方戏曲中同名最多的剧种。其中虽属"湖南花鼓戏"最为著名。湖南花鼓戏根据流行地区的不同可细分为:长沙花鼓戏(益阳花鼓戏)、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衡州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永州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通常所见到的湖南花鼓戏经典代表剧目如《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实为代表湖南花鼓戏的长沙花鼓戏中的剧目。


  • 2.2 第二集:花鼓戏的行当

    • 本集主要介绍花鼓戏的行当。湖南花鼓戏有生、旦、净、丑四种行当,但小旦、小生、小丑仍占主要地位,表演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注重不断吸收传统的表演技巧,如岳阳花鼓戏就直接从巴陵戏中借鉴传统戏的袍带、翎子、翅子、扇子、官衣、罗帽、胡子、把子和扑、跌、翻、打等表演技巧,用于塑造人物和表现情节,以丰富花鼓戏剧种的表现力。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


  • 2.3 第三集:花鼓戏的唱腔

    • 本集主要介绍花鼓戏的唱腔知识。湖南花鼓戏音乐高亢豪放,旋律跳荡,音堿宽广,具有独特风格,曲调分为“川子调”“呐子牌子”“小调”三类。“川子调”是湖南花鼓戏音乐中的基本腔调,戏曲化的程序较高,表现力强;“呐子牌子”即“锣鼓牌子”是湖南花鼓戏音乐中的主要声腔形式,用唢呐,锣鼓伴奏,活泼欢快,能表现热烈欢迎的情绪:“小调”是由民歌小调演化而来,曲调丰富,有的是早期剧目的传统曲调,有的则成为戏中的插曲,现增加胡、三弦、扬琴、笛子,使花鼓戏音乐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 2.4 第四集:花鼓戏的表演

    • 本集主要介绍花鼓戏的表演特色。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比如《刘海砍樵》刘海上山的基本步法,就是何冬保老师从人物出发、根据樵夫平时走山路而养成的生活习惯特征:上山的行动姿态、重心向前倾、出腿弯、后腿送、身子一起一伏、一进一退的特点,再运用戏曲鲜明有力的节奏,创造了被大家公认的刘海步法。“十字步”还有摆手动作,何老师也作了大胆创新,手的摆动、幅度大,而又粗犷、健美,非常符合刘海的劳动气质。



第3章 湘剧

  • 3.1 第一集:湘剧的起源和发展

    • 本集主要介绍湘剧的起源和发展。湘剧又称为长沙湘剧、长沙湘戏、人戏、大戏,是同豫剧、粤剧等一样有影响力的中国地方剧种。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湘剧以长沙话演唱,主要流行于长沙、善化、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等地,以及江西西部。湘剧的表演融高、低、昆、乱四大声腔于一炉,并吸收了青阳腔、四平调、吹腔以南罗腔银纽丝、鲜花调 等杂曲小调。在长期的衍变过程中,高腔和乱弹已成为今湘剧艺术中的主要声腔。


  • 3.2 第二集:湘剧的行当

    • 本集主要介绍湘剧的行当分类。湘剧角色现行体制一般有十二行,分别为头靠(又称大靠,即正末)、二靠(副末)、唱工(正生)、小生、大花(大净)、二花(二净)、紫脸(重唱的净)、三花(丑)、正旦(青衣)、花旦(做工旦)、武旦和婆旦。各行分别根据所扮人物的身份、生活、性格不同,在年龄、装扮、做派上表现各异,又有不同戏路之分。三生包括老生、正生、小生;三旦包括青衣、闺门旦、老旦;三花包括大花、二花、三花。


  • 3.3 第三集:湘剧的服饰和头饰

    • 本集主要介绍湘剧的服饰和头饰。早期湘剧的服饰,受件限制,加以老戏班常在乡间演性强,故一切从简。传统老戏班行箱只有五口,俗称案堂班五箱,即盔头箱、大衣箱、二衣箱、场面箱、把子箱。上述前三箱就是盛放服饰的,湘剧的衣箱一般由戏班置办和所有,不像京剧有些大埤拥有自己私人的衣箱。后来随着戏班的发展扩大,服饰的质量逐步提高,数量也逐步增多,但衣箱和盔头箱都仍以盛放服饰为主。湘剧服饰的特点主要包括象征性;夸张性;民族性;通用性。


  • 3.4 弟四集:湘剧的表演

    • 本集主要介绍湘剧的表演。湘剧的传统表演艺术,既有丰富的程式,又能突破程式;既有角色分行,又不受行当的局限;而是从生活出发,塑造出不同人物的艺术形象。如《打雁回窑》,本为正旦唱工戏,却溶进了武旦做工,形象地表现出柳迎春这个富家小姐在经历十年寒窑生活后的性格变化。《空城计》中的司马懿,本为净扮,却改用靠把生角,以达到唱念并重的艺术效果。《八牌庄》中的路遥,《背娃进府》中的表大嫂等人物,泼辣、粗犷、直率、奔放的形象十分鲜明。


第4章 湘昆

  • 4.1 第一集:湘昆的起源和发展

    • 本集主要介绍湘昆的起源和发展。湘昆是湖南昆曲的简称,是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与中国南方的苏昆、北方的北昆同源。 因流行于湖省湘南的桂阳、嘉禾、新田、宁远、蓝山、临武、宜章、郴县、永兴、常宁等地,并以桂阳为其发展和活动中心,故又称"桂阳昆曲"。早在明代万历年间,中国戏曲的主要声腔之一,昆山腔便传入湖南,对湖南传统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至今,湖南的湘剧、祁剧、巴陵戏、辰河戏、荆河戏、武陵戏等地方大戏剧种中,还保留了不少昆腔剧目和曲牌。


  • 4.2 第二课:昆曲的行当

    • 本集主要介绍昆曲的行当。昆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在这之下又有细分。例如生又分为官生、巾生、鞋皮生、雉尾生,用以表演不同的角色人物。旦行也细分为老旦、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净行分大面与白面,大面脸谱以红、黑二色为主,故有"七红、八黑、三和尚"之说;白面大多扮演反面人物,除眼纹外,全脸皆涂以白粉,通常又分成相貂白面、褶子白面、短衫白面等。丑行又分为副和丑两个家门。副的面部白块画过两边眼梢,而丑只画到眼的中部,副常穿褶子、宫衣、袍,而丑多穿短衣。


  • 4.3 第三集:湘昆的服饰及头饰

    • 本集主要介绍湘昆的服饰及头饰。昆曲除了继承元明以来戏曲角色服装样式外,昆曲的有些服装和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穿着很为相似。反映在戏上,武将自有各式戎装,文官亦有各样依照封建社会阶级等级不同的穿戴。昆曲服饰纹饰除了体现等级外,更体现了明代纹样写实化和寓意吉祥的特点。

      昆曲的头饰包括各类盔帽,以及旦角的头面等。头面指的是旦角头上各种化妆饰物的总称,说白了就是旦角演员头上戴的妆和首饰,分为软、硬两种。软头面分为线帘、网子、发垫、发簪、大发、水纱等六种。硬头面分为点翠头面、水钻头面、银锭头面三种。


  • 4.4 第四集:湘昆的表演

    • 本集主要介绍湘昆的表演特色。跟与其同源的苏昆、北昆比较,湘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上演剧目方面, 适应乡村演出和农民观赏习惯的需要,主要是一些情节完整的大本戏。在表演艺术方面,湘昆既保持了昆曲优美细腻的传统风格,又体现了豪放粗犷的地方特色。在历史发展中,湘昆与祁剧、衡阳湘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以及其他民间艺术形式联系紧密,从中吸取养分,结合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特点和民情风俗,创造了许多特别的表演程式。这些艺术创造,既形成了湘昆的艺术特色,又成为其保留的艺术遗产。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 - 8992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