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红色名人清廉故事 | 熊瑾玎:“红色管家”千秋名
红色名人清廉故事 | 熊瑾玎:“红色管家”千秋名
Fri Nov 26 09:50:00 GMT+08:00 2021

红色名人清廉故事


长沙县作为一方红色热土,培育了众多英雄儿女,涌现出许多廉洁事迹、廉洁文化、廉洁家风,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为助力清廉星沙建设,学习先辈们的崇高精神,长沙县文旅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文旅星沙”特开设“红色名人清廉故事”栏目,为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提供清廉教育服务。同时,在讲述共产党人的廉洁故事过程中,回顾峥嵘岁月,牢记初心使命。


微信图片_20211201125132.jpg

熊瑾玎 


熊瑾玎(1886-1973) ,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名楚雄、庆庭。湖南善化县四都张家坊(今属长沙县江背镇)人。早年读私塾7年,又勤于自学,古文很有功底,尤擅古体诗。1912年 (民国元年)被推为乡董,以认真公道廉洁著称。1914年应聘到长沙楚怡小学任教。


微信图片_20211201124847.jpg

熊瑾玎1921年在长沙。


新文化运动中,结识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加入新民学会,负责财经、内务等重要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时加入中国国民党,被选为长沙市党部执行委员。北伐战争时期,任长沙县署财产保管处处长,利用工作之便,为市、县工农运动提供经费。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通缉。1927年,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毅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上海党中央机关任会计,负责建立政治局办公机关和筹措经费。以“商人”身份开设“福兴商号”,与朱端绶以“夫妻”名义经营,一楼为商铺,二楼为政治局开会的会议室。还陆续经营商号、钱庄、布店、绸庄、印刷厂等,为党筹集了大量经费。在此期间,党中央的许多重要领导人周恩来、李维汉、任弼时等同志经常来这里开会、活动。由于熊瑾玎的妥善照顾和周密防范,这所重要机关一直安全使用了三年多,显示出非凡的经商才能和政治家的敏锐,在党内有“红色管家”之誉。后与朱端绶正式结为夫妻,党内均以“熊老板”“老板娘”相称。


微信图片_20211201124853.jpg


1931年,因顾顺章叛变,熊瑾玎被调至湘鄂西苏区任宣传教育部部长兼苏维埃政府秘书长,次年回上海,负责中央内部交通工作。1933年4月在法租界被捕,判刑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营救出狱。选任新华日报社总经理,凭借娴熟的对敌斗争经验,忠诚待人的交友声望,苦心经营,使该报在国民党的经济扼杀和其他破坏下越办越好,发行量超过《中央日报》,直逼《大公报》,还为南方局筹措了不少经费。解放战争中,任晋绥日报社副总经理,解放区救济总会副秘书长、代理秘书长。


微信图片_20211201125416.jpg

《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中)、总经理熊瑾玎(左)、总编辑吴克坚(右)在工作中。资料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监察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是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周恩来给受冲击的熊瑾玎夫妇在一份证明材料上写下“内战时期,熊瑾玎、朱端绶夫妇担任党中央最机密的机关工作,出生入死,贡献甚大,最可信赖”的评语。1973年1月病逝于北京。 


微信图片_20211201125456.jpg

危难入党


转眼已到了十月仲秋,熊瑾玎见外面风声不紧了,趁一个雷雨交加之夜,潜回家中,取来数百元银钱,挥泪告别高堂和妻儿,乘船外逃到了汉口。天渐渐亮起来,晨阳极力透过浓浓的云雾,试把光明带给黑暗的恐怖世界。沿街店铺都关着门,大街小巷贴满了布告和通缉令,市中心的灯柱上悬挂着血淋淋的人头,下贴着“共产党的下场”白色标语,标语上有鲜红的滴血。


“哐,哐哐——” 几声催命夺魂的锣声惊醒了市民们,街道上过来一班杀气腾腾的国民党兵,押送着一群被用绳子捆缚住的青壮年,他们衣不遮体,遍体鳞伤,其中有个女子露出了血迹斑斑的胸脯,但她们却毫无惧色和害羞的样子,昂头高呼口号:“打倒蒋介石!”“向许克祥讨还血债!”“共产党必胜!”……押送他们的士兵吆喊着,呵斥着,举起刺刀捅他们身子,血沿街滴着……


熊瑾玎不敢再忍看这悲惨的情景,压低学士帽,拐进一条小巷,暂避居亲戚家里。夜深了,白天大街上的悲壮场面又呈现在他的眼前,呵!共产党人真是坚贞不屈的好汉女杰呀!他侧脸望向窗外天空中闪亮的星星,低吟起为中国共产党诞生而作的《北斗星》:


伟哉一九二一年,众星拱向北辰前。


从今有道争先进,不怕 阴霾黑暗天。


可如今共产党在哪里呢?夜过三更了,月牙早已西移,他还没入睡,又惦念起徐特立老师的安危。便翻身起床作了一首《汉上怀徐师》的诗:


师弟嗟离散,芸窗废琢磨。北来心荡漾,南望泪涝沱。消息无由问,安危果若何。几时重面命,改造旧山河?!

天大亮后,他出去打听徐老的消息,发现有人在后面跟踪。他心里有点紧张,急匆匆转进一条小巷,又拐了几道弯,刚刚踏进房间,就有人敲门,一看就是那个跟踪之人,他恼火了,说:“你这人老跟着我做啥?”


“有事嘛。”来人朝他一笑,自我介绍说,“我叫郭亮,受人之托来找你。”


“谁?”


“徐特立老先生。”


“徐老师……”熊瑾玎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追问:“徐老现在在哪,身体可好……”


“别急,别急,让我们坐下来谈吧。”


熊瑾玎歉意地笑了笑,冲泡了一杯茶给郭亮。


郭亮接过茶喝了几口,借以观察一下熊瑾玎,然后丢上一句试探性话语:“徐老先生病倒了!”


“咋,徐老病倒了!”熊瑾玎一惊,急得额头上浸出汗,“快带我去探望徐老师!”


郭亮看他急如火烧,确信他与徐老的感情非同一般,是可以信赖的,便打开了话匣子:“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徐老非常痛恨蒋介石那种背叛革命的做法,毅然决然抛弃了他在湖南省教育界里的很高声誉和地位,不顾一切地离开了长沙,逃亡武汉避居,天天打听时局的动态。马日事变后,革命遭到很大的挫折。共产党员有的被屠杀,有的被拘禁,有的脱了党,还有的向敌人自首投降了,使一部分党员的革命情绪受到影响,对革命能否胜利抱着消极态度,动摇了信心。就在这节骨眼上,徐老坚决要求参加共产党组织....”


“徐老入党了!"熊瑾玎惊喜万分。


郭亮钦佩地说:“那日,徐老见了李维汉同志,李维汉同志问他:‘你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徐老毫不迟疑地回答:‘我已经51岁了,只要共产党这样一个先进的党,能允许我这老朽加入组织,那我就真是获得了新生,还不愿意吗?’就这样徐老由李维汉同志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尔后他参加了南昌‘八一’起义,并跟随起义部队转战赣南、粤东,由潮汕到了广州,从广州来到上海。不久组织上派他到湘西工作,路过汉口,忽然害了肠胃病,就在汉口治疗。眼下他老住在五三南里一个木器铺的小楼上,有专人护理他。”


熊瑾玎听罢,觉得压在心头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斜睨郭亮,单刀直入地问:“郭先生,你是个共产党人吧?”


郭亮爽朗地一笑,点了点头。


“怪不得你如此了解共产党内外之事。”熊瑾玎心里一亮:“我要参加共产党组织,合格不?”


郭亮凝视着熊瑾玎认真地表情,说:“共产党现在很倒霉,参加了之后很危险。”


熊瑾玎斩钉截铁地说:“我是行时的不赶,背时的不丢,宁可命不要,也要参加共产党。”说毕向郭亮郑重地作揖,“如不嫌弃,恳请郭先生搭个桥,做我的入党介绍人。”


郭亮答应下来,即去请示省委领导。


傍晚刚过,熊瑾玎和衣躺在床上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等他醒来,小楼天窗已亮起来,他用冷水擦把脸,突然来了灵感,赶紧伏案赋了一首《喜得徐师行踪》的诗:


昨宵有客话东篱,备说先生一段奇。不为时艰消壮志,尚余卢术补疮痍。云山易灭原无碍,真理难磨自有基。惟祝晚朝能健饭,好从海上待机宜。


他刚搁下笔,郭亮敲门进来,催他赶快收拾行李。他俩刚刚离开小客栈,就有几个特务进了小客栈搜查,前后只有二三分钟,好险呐。他们七拐八弯地转了一圈,见后面没有尾巴,便走进徐特立的住处。师生重逢,热泪盈眶,问寒问暖过后,熊瑾玎说:"徐老师,我逃亡在外,没有带礼品孝敬老师,惟有今晨吟了一首小诗,请老师指正。”


徐老接过诗稿认真看了几遍,连连点头称赞:“你的诗大有长进了。”


郭亮冲泡了茶,端一杯给徐老,笑着说:“熊先生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了。”


徐老听了格外高兴,连连称赞:“真君子,真君子也!”


秋高气爽,这一天汉口天气格外晴朗,在一家小楼里正在举行入党仪式,熊瑾玎面对着鲜红的党旗,举手宣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劳苦大众求解放,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遵守党纪,遵守秘密,为实现党的最高纲领而奋斗终身!


清廉楷模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热血沸腾的革命先驱者中,熊瑾玎是一个颇为特殊的人。他接受了中华传统教育中节俭持家的美德,又具备近代经营思想。在血与火的激烈斗争中,他选择了革命,却又始终以务实的态度努力赚钱创收。在一个特殊的岗位上保障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他不仅长期掌管着党中央的大量公款,还额外创收了不少钱财,却全用于革命事业。他个人及家庭只拿党内干部的基本生活费,从来不多动用一丝一毫。在重庆期间,朱端绶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然而一个冬天的夜里,女儿突然发高烧,抽筋。熊瑾玎夫妻俩连夜冒着严寒,心急如焚地抱着女儿赶到医院求治。医生抬头一看,认出了这位就是《新华日报》的总经理熊瑾玎,以为他是个有钱的大老板,望一眼孩子,开口就要10块大洋才接诊。


事实上,熊瑾玎身为总经理,朱端绶身为会计科长,拿出这些钱当然不成问题,但是他们想到那是党的经费不能随便动用。二话没说,只好抱着女儿回到家里,进屋后将女儿抱出一看,女儿已经停止了呼吸,朱端绶顿时嚎啕痛哭,几乎晕了过去。熊瑾玎强忍泪水,将女儿遗体安葬。


熊瑾玎理财多年,却两袖清风,其玉洁冰清真可为后世楷模。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