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红色名人清廉故事 | 杨立三的清廉故事
红色名人清廉故事 | 杨立三的清廉故事
Thu Nov 11 17:20:00 GMT+08:00 2021

红色名人清廉故事

长沙县作为一方红色热土,培育了众多英雄儿女,涌现出许多廉洁事迹、廉洁文化、廉洁家风,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为助力清廉星沙建设,学习先辈们的崇高精神,长沙县文旅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文旅星沙”特开设“红色名人清廉故事”栏目,为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提供清廉教育服务。同时,在讲述共产党人的廉洁故事过程中,回顾峥嵘岁月,牢记初心使命。

微信图片_20211202203434.jpg

杨立三一生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勤恳节俭,不尚奢华。中央军委后勤部在石家庄工作期间,杨立三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大家开荒种菜,后来杨立三去华东前线指导后勤工作,秘书仍将业余生产所得红利分给他,但杨立三认为自己出差多,劳动少而予以回绝。于是给秘书处写了一封便笺,内容如下:“基于下面两点理由,把分给我的钱退回去。一、无功不受禄;二、攫取他人劳动果实,谓之剥削。古语今云,其义一也。”作为总后勤部部长和食品工业部部长,杨立三手下管着许多工厂,搞服装的,食品的样样都有,可他从来不搞试穿,试吃那套,穿的绿军衣,吃着买来的饭,不占公家一点便宜。他淡泊名利,从不出风头。在工作上要求很高,对物质利益则看的很轻,1952年“三反”时,秘书处管理科的同志把他的全部家当算了一笔账,结果连床加在一起才值30多元。这就是一个人民军队总后勤部部长的全部物质财富。

朝鲜战争爆发不久,杨立三患病住院,出院后身体仍很虚弱,当时秘书处每天送点水果到杨立三的办公室,杨立三看到后写了一封信严厉批评,信的内容如下: “我从医院回来3天了,不知从哪里又来了一个新制度,每天配给水果了。第一天送来水果以为是偶然的事,第二天我就有点怀疑了,但今天仍然又送来了,这就不是偶然的,而是成为规矩了。查我们吃小灶的,小灶规定是两个菜一个汤,并没有规定有水果。现在不知不觉来了水果,这完全是超制度的了,超制度就是违法。我既从来未享受过此待遇,上级也未规定有,又何必使我们违法呢?因此,从今后不得再超制度送水果来,送来也不收。同时小灶也必须坚持两个菜一个汤的规定。如其他同志不同意我的意见的话,则对我必须如此,其他我可以不管了。并应将这几天要送水果的原因告之我。”秘书处本想对患病出院后身体仍很虚弱的杨部长有所照顾,却想不到遭到了他的严厉批评。作为人民军队后勤奠基人,杨立三一直秉持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杨立三一生严守制度、公私分明的脾气品行,他的老战友几乎都知道。杨立三和李达共事多年,感情很好。新中国成立后,李达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到重庆任职,杨立三主动把李达的两个儿子——健民、仲民接到自己家,帮忙照顾。李达给杨立三和孩子们寄了点水果,又担心杨立三怀疑他“公私不分”,于是写了一封便笺,进行特殊说明,内容如下:“带来川产广柑一篓,约一百斤,请你给健民仲民各廿斤,其余由你及尊夫人食用,这是发还补助津贴以后拿自己的钱买的,已经不是公私不分的东西了!”

新闻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