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菩萨圣诞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许多亚洲国家也和我国庆祝同样的中秋节。虽然节日称谓各异,习俗各种各样,但是中秋节跟春节、端午节一样,是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在汉传佛教中,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一天,恭逢月光菩萨圣诞。
南无月光遍照菩萨
在无量劫前,有位在世弘法的佛叫电光如来。当时,有一位修行人,有俩儿子,因为深感世道混乱,人心污浊,于是发菩提心修行,并发愿要拯救病苦众生。
电光如来对父子三人非常欣赏,劝修行人改名号为医王,俩儿子改名为日照和月照。修行人遵嘱并精进修行,经过无量劫六度万行,终于修成正果,成为药师佛。两个儿子,也就是现在的两大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月光菩萨身呈白色,乘于鹅座,相好庄严,头戴宝冠,冠中有月辉,身穿菩萨装佩璎装饰,手中持青莲花,莲上有半月形,或是手托着一轮明月。
月光喻慈光,清凉宁静,于黑暗中,发出皎洁光芒,导邪入正。
月光菩萨,又称月神,是中国汉族民间流传最广的神仙之一。受电光如来咐瞩改名月照菩萨,发无上菩提大愿,照亮一切众生的光明,消灾免难,誓救六道一切有情出轮苦海。
月光菩萨赞
月光菩萨身白色,
手持月轮鹅座上。
昔于电光如来时,
梵士医王子月照。
发愿利乐诸有情,
历劫不退行菩提。
常伴日光施慈恩,
悉能持护如来藏。
随现药师琉璃界,
次补佛处大权变。
娑婆大悲会上现,
说咒垂恩六道界。
四十恒沙佛曾说,
同为覆护作慈念。
持明五遍结彩索,
随系痛处咸安乐。
成就一切诸善法,
能除一切恶疾苦。
常思碧空悬朗月,
忆念月光诸事业。
荡涤垢滓扬芬芳,
唯愿灵光普大千。
今天是月光遍照菩萨的圣诞,所以我们佛弟子不应当像世间菩萨们这样说,拜拜月亮啊,晚上赏赏月就好了,其实更重要的是什么?学习药师琉璃光如来,学习月光遍照菩萨。
禅法的明心见性之法,到了宋代本来已经没落了,南宋的时候有一个大徳出世,叫大慧宗杲(gǎo)普觉禅师。
有一年八月十五的时候,大众请他上堂,他就说了一个偈子:“人有心望月,月无心照人,有无成一片,方始得惺惺”。
惺惺寂寂呀,寂寂惺惺,这是一个开悟的状态,所以我们要“有无成一片,方始得惺惺”。
自性功德圆满具足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是这是世俗、凡夫的眼光来看。
如果是佛菩萨来看呢,月亮真的不是有阴晴圆缺,真相是,她永远是圆满的。
那为什么我们人看起来有阴晴圆缺呢,因为地球的阴影把地球挡住了。同样的,我们的自性功德也是本来是圆满的,只是我们无始无明、业力、烦恼、习气,把她圆满功德掩盖了,挡住了。但实际上,她是本圆满的。
如果用月亮来比喻。凡夫众生没有接触佛法,好像初一、初二的月亮一样,虽然有,但是看不见。同样的,自性功德圆满具足,但是不能显发。
刚刚学佛的,好像初三、初四、初五的月亮一样,有一丝的月牙;
到了证小乘果位的时候好像初六、初七、初八的月亮一样;
到了菩萨,乃至于好像十三、十四的月亮一样;到圆满成就佛果的时候就是十五、十六的月亮。
所以我们八月中秋赏月的时候,不只是说这个月饼好吃,或者大家团聚一下。
最重要的是赏月的时候就要提醒,要开发我们的自性功德,好像十五十六的月亮一样,这样来成就法身德。
发菩提心
我们怎么样消除业障烦恼呢?
菩提心,真正发起菩提心,利他程序就启动起来了,我们就一天一天地走向解脱了。
如果我们没有发菩提心,就在贪嗔痴的笼罩之中,看起来月有阴晴圆缺了。
正如《华严经》中说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断执著、断分别、断妄想
其实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已经给我们讲透了:“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个皆具的如来智慧德相显发出来呢?智慧是体,德相是相。如何显发出来呢?就是要断执著、断分别、断妄想。
真正能够断执著的时候就可以超出六道轮回,进入四圣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这个佛法界不是指圆教佛,是藏教、通教的佛)。
---以上摘自大愿法师开示
Tue May 17 17:40:00 GMT+08:00 2022
Fri Apr 29 13:20:00 GMT+08:00 2022
Tue Feb 15 12:04:00 GMT+08:00 2022
法会通启│2021年12月24-30日飞山禅寺【楞严七法会】
Tue Feb 15 09:58:00 GMT+08:0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