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麻阳民族文化之光:水车
麻阳民族文化之光:水车
Wed Sep 30 09:45:24 GMT+08:00 2020

说明:传统手工技艺类。2011年入选怀化市第三批非遗名录。项目保护单位原为郭公坪乡岩洞寨村,现授权县文化馆保护。


45.jpg


项目简介


水车(xuscal)即史载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麻阳至今尚用于稻田灌溉,肇始时间已不可考,但据史志可知明清时极普遍。


水车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明性创造,传承其工艺,保留其风貌,不仅是古朴文化的再现,也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具有文化传承的社会价值。水车不耗电、不燃油,省工、省力、省时、省钱,实用性强,具有现实的实用价值。以岩洞寨村为代表的迴龙溪水车群落,是农耕文明瑰宝,是一个研究我国农耕生产工具历史的文化标本,也是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环保生活方式提倡的实证性参照。不仅有探析农耕文明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也是文化旅游开发、和谐社会构建不可或缺的宝贵文化资源。尤其是迴龙溪沿岸,水车呈群落分布且依然运用于农耕生产,形成完整的体系性的独特文化个案,其文化魅力无与类比。





 





历史渊源


麻阳水车(xus cal),即史载筒车,亦称“水转筒车”。


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陈廷章在《水轮赋》曰:“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宋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宋史.太祖纪三》:“六月庚子,步至晋王邸,命作机轮,挽金水河注邸中为池。”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元代王祯《农书》对筒车有很详细的介绍,且配有图谱。明王临亨《粤剑编》卷三:“水车,每辐用水筒一枚,前仰后俯,转轮而上,恰注水槽中,以田之高下为轮之大小,即三四丈以上田,亦能灌之,了不用人力。”这种靠水力自动的古老筒车,是中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中国西南部山丘和西北黄河上中游两岸使用的很多。


筒车,麻阳至今尚用于稻田灌溉,肇始时间已不可考,但据清同治新修《麻阳县志·卷之五·风俗志》载:“工役,攻木,攻金,技无奇巧,取足于用而已。”可知木匠行当的水车在当时极普遍,县志都不屑收录。到了近代,水车逐渐被电力、电灌所取代,加之江河水电站筑坝蓄水,又破坏了水车安置的地利,古老的水车逐渐被拆除,现所留无几。唯有郭公坪迴龙溪两岸还存在数量可观的水车群依然日夜灌溉农田。

 



50.png


51.png


基本特征


水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实用性。①水车不用耗电,不烧燃油,不用人守候,省工、省力、省时、省钱,深受农户欢迎。②通过水车可以使低水高送,使耕地受地形的制约大为减轻,实现丘陵地和山坡地的开发,实用性强。


2、代表性。水车在古代作为重要的灌溉工具,已遍布全国各地,对当时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是我国农耕文明典型文化形象再现。


3、完整性。麻阳的水车制作手工艺在郭公坪乡还有一些能工巧匠们健在,他们能够完好地系统地保留和传承技艺,充分说明了地域民间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

 




重要价值


水车作为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价值主要有:


1、社会价值。强化民族传承意识,以特有的表现形式,强化“不忘历史,不忘传统”的民族心理意识,这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时代要求。水车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明性创造,传承其工艺,保留其风貌,不仅是古朴文化的再现,也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2、学术价值。由于近代科学发展迅速,水车逐渐被现代文明所取代,渐渐被拆除,所剩无几,导致很多人没有见过水车,不知道是什么样子。麻阳水车以其独到的构造、精湛的工艺、雄浑粗犷而古朴原始的独特风格,依然屹立在迴龙溪沿岸,是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更是一个研究我国农耕生产工具历史的文化标本。


3、实用价值。水车不耗电、不燃油,省工、省力、省时、省钱,可以旱涝保收,实用性强,传统农民很是喜爱。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环保生活方式的今天,更突显其优越性和吸引力,保护传承迴龙溪水车群落这一农耕文明瑰宝,能为当代和谐构建提供实证性参照。





新闻资讯更多...